【本報訊】乙型肝炎是導致肝硬化及肝癌重要成因,肝癌患者即使完全切除腫瘤,仍有逾半數人會在五年內復發。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肝癌患者於手術後持續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可將復發風險降低近四成,併發肝衰竭死亡的比率更大減八成半。中大將向醫管局建議,對體內乙肝病毒量達危險水平的肝癌病人,提供抗病毒藥物資助。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黃麗虹表示,本港每年有逾一千八百宗肝癌新症,八成均由慢性乙肝造成,約一成至一成半患者可透過手術或局部消融術移除腫瘤,惟其中超過半數人仍會在五年內復發。中大醫學院肝臟護理中心主任陳力元指,乙肝病毒與肝癌復發的確實機制未明,有可能是病毒令肝細胞異變,亦可能是乙肝病毒誘發新的腫瘤。中大早前利用綜合分析方法,整合九項○五至一○年發表的國際研究數據,於五百五十多名研究對象中,約二百人於手術之前或之後接受抗病毒治療,其餘沒服藥的則為對照組。
結果發現,服用抗病毒藥物的肝癌患者,復發機會較沒服藥患者少四成,總死亡率及因肝衰竭死亡的比率,更分別大降七成及八成半。中大早前代表香港向亞太肝病學會提交研究結果,並協助擬定亞太區治療新指引,列明曾接受肝癌手術的乙肝患者,若血液內乙肝病毒量仍高於每毫升二千個國際單位,便應服用抗病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