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難搵、置業難、爭取好成績都會鬱到焦慮,中產和學生壓力尤其大。一項調查發現,七成受訪者出現焦慮情況,年輕群組徵狀更明顯。當中家庭月入二萬五至三萬元的中產受訪者問題更嚴重,近九成半人認為房屋等社會支援不足,自我形象低且家庭背景惡劣。負責調查的再生會主席黃至生估計,中產對資源需求更大,因此較其他階層更易產生焦慮問題。精神科專科醫生建議,若市民持續至少半年出現過度擔憂及肌肉繃緊等情況,應盡快求醫。
再生會聯同香港精神健康護理學院、臨時香港護理專科學院及無限潛能等組織,於去年九月至今年五月尾期間進行網上問卷調查,了解市民的情緒狀況。調查共訪問了二千五百三十四人,平均年齡為廿五歲,當中以學生、專業人士佔多。調查結果顯示,最多受訪者表示有坐立不安、易怒、睡眠不足等焦慮徵狀,其次有六成七人出現中度至嚴重恐懼症狀,年齡廿二至三十歲、現為學生、專業人士的年輕受訪者問題更嚴重。
調查又分析受訪者的家庭月入與心理狀況,發現家庭月入二萬五千元至近三萬元的組別中,有近九成半人認為社會支援不足,九成四人自我形象低,更有九成三人自稱有較差的家庭背景。
再生會董事局主席黃至生指,研究沒深入了解學生與中產較常焦慮的原因,但他揣測,基層家庭較少社區活動,在金錢等資源上需求較中產少,加上中產的工作種類涉及更多人際關係:「覺得人哋買到樓,你又買唔倒,不斷挑剔自己,自信更低。」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主席陳振彬指,青少年需面對新學制的大轉變,同時家人期望過高,也易產生壓力與焦慮。
精神科專科醫生兼葵涌醫院前院長譚務成提醒,當焦慮、抑鬱等徵狀愈積愈多,罹患焦慮症的風險更高,建議持續六個月出現過度擔憂便應求醫,按病情接受心理輔導或藥物治療。臨時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院長林崇綏認為,政府應加強推廣精神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