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勿以為失眠小事,長期忽視睡眠健康,隨時變持續性失眠。調查發現,逾七成港人睡眠質素差,當中僅四成半人察覺受失眠困擾,反映普遍市民對失眠認知不足,延遲求助。沙田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林少萍昨指,沒妥善處理失眠原因,可造成惡性循環,日間精神受影響,結果太擔心而晚上再度失眠。
香港復康會總監察(復康)潘經光昨公布「認知行為治療對原發性失眠成效研究」,問卷調查一千零十名市民的睡眠質素,分析他們的睡眠質素、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等再評分。由零至最高廿一分,六分以上屬睡眠質素差,愈高分愈差。結果發現,平均分九點二,近七成人超過六分;一半人逾半小時才能入睡;但僅四成半人認為自己的睡眠質素差。
研究安排七十九名市民接受一個月的認知行為治療,包括睡眠衞生講座、教授睡眠日誌及睡前鬆弛運動等。治療前,他們的睡眠質素平均分為十三點四分,約五十二分鐘方能入睡。完成治療後,評分降至八點三分,入睡時間縮減卅分鐘。
林少萍認為,調查結果反映港人失眠問題普遍,相信一成港人屬嚴重失眠。男女老少均有失眠問題,提醒他們勿過分擔心翌日工作,應盡量放鬆心情,睡前不要看電視、上網及做運動等刺激腦部的活動。服鎮靜劑及安眠藥只可短暫改善失眠,心理和行為干預治療才是持久解決辦法。
五十多歲的伍太受失眠問題困擾廿年,曾持續服鎮靜劑及安眠藥達十年,但後來藥效全無,停止服用。她說:「最嚴重嗰陣,由十一點上床,碌到朝早七點半先瞓得着!」以前失眠時,她會上網、玩遊戲機及飲牛奶等,接受治療後,才發現用錯方法,原來電子屏幕光線刺激大腦活動;為免夜尿,應改為睡前兩小時前飲奶。現時,伍太每日寫睡眠日誌紀錄睡眠及起床時間,又做鬆弛運動,只需五分鐘即呼呼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