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神科患者擔心西藥有副作用,因而另服中藥,但要注意中西藥會否「相沖」。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近日完成一項涉及一千多名內地精神病患者的研究,發現患者曾服用的百多種中藥材中,石菖蒲有助加強治療效果,惟柴胡、五味子及生地黃等則可能令西藥療效轉差。此外,港大亦發現中藥方劑「逍遙散」配合西藥治療躁鬱症患者,可將治療反應提升約兩成。
港大中醫藥學院副教授張樟進昨出席香港註冊中醫學會舉辦的「情志病防治研討會」時說,與內地十五間精神科醫院合作調查近千八名患者,發現三成七人過去一個月內曾服中藥,當中逾九成半服多於一種中藥。
在研究期間,徵狀有好轉的患者中,五成一有同時服中藥;病情轉壞的患者中,亦有多達四成九曾服中藥。故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患者曾服的一百二十多種中藥,發現至少百分之五患者曾服用當中廿一種藥材,並發現石菖蒲有助提升整體治療效果,而柴胡、栀子、五味子、生地黃、川木通及車前子等六種藥材,若與西藥同服,可能令療效變差。張樟進指,石菖蒲可加強大腦內多巴胺及血清素的功能,並可保護神經系統,估計因此可與西藥發揮互補。
他又指,現時用於治療抑鬱症、焦慮症等情緒病的西藥,長時間服用會出現耐藥性,需不斷加大劑量,令患者產生依賴性,亦會引致肥胖、呆滯及消化道不適等副作用。港大○二年起進行涉及四百多名躁鬱症患者的研究,發現患者若只服用西藥「卡馬西平」,三個月後有六成四人徵狀有改善;若患者同時服用有穩定情緒功效的中藥方劑「加味逍遙散」,病情獲改善的患者比率可增至八成半。
此外,港大正與九龍醫院合作,研究以針灸配合西藥治療抑鬱症患者。張樟進解釋,抑鬱症患者接受血清素治療後,一般需四至六周才起效,期間病情有機會轉差,故研究將集中測試針灸能否加快西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