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青春歲月,學生都在準備會考,讀中六預科的聶同學卻驚悉肚內懷着廿五厘米如西瓜般大小的巨型肝癌腫瘤,生命倒數三個月。聶同學沒有肝癌家族史,相信是基因突變,令她的肚皮在短短半年間脹大,體重亦由九十多磅暴跌至八十多磅。父母遍尋救女良方,安排愛女在瑪麗醫院切除腫瘤,至今已三年無復發。負責操刀的外科醫生吳國際指,超過五厘米的肝腫瘤低於三成機會可切除,呼籲高危患者定期驗身。
外科專科醫生吳國際指,肝臟是人體最大器官,位於右肋骨的後下方被肋骨包裹,早期肝癌不痛不癢,直至觸摸到肚皮下有異物凸出時,病情已屬晚期,「因為個腫瘤即使好大,都會畀肋骨撐住,用手摸到時,腫瘤已經好大。」
本港每年新增一千六百多宗肝癌新症,約有一半是超過五厘米的大型腫瘤。由於大型腫瘤有三至四成機會已擴散至肺、骨或腦,不能切除,若在兩邊肝臟都有腫瘤,或腫瘤侵蝕主幹血管,亦無法以手術醫治。
聶同學是瑪麗醫院最年輕的原發性肝癌患者,亦是少數腫瘤巨大但可切除的患者,她憶述三年前用手觸摸到肚皮下有腫塊,初時以為是肚腩或肌肉,直至體重暴跌至營養不良才求診,「去過其他醫院睇,話個瘤太大切唔到,得番三個月命。」後來她到瑪麗醫院求診,醫生認為腫瘤雖然巨型,但位置只在肝的右葉,沒有擴散到左葉及其他器官,可以切除。
四十四歲的陳先生同是巨型肝癌患者,本身是乙型肝炎帶菌者,但一直無服藥及體檢。他於今年五月確診肝癌,「自己摸到胃附近硬硬哋,以為係腹肌,過兩個月個肚愈來愈大,打羽毛球執波都頂住個肚,食嘢冇胃口,又嘔,就知有唔妥!」初期看醫生竟診斷為胃氣脹,再檢查始發現患肝癌,腫瘤更有三十厘米大,切除左肝再配合射頻消融,已清除九成腫瘤,再接受化療。陳先生及聶小姐均切除了三分二個肝臟,故手術後三個月,需進食營養產品補充支鏈氨基酸,幫助肝臟製造凝血因子和蛋白質,令肝臟更易排毒,減低手術併發症及肝衰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