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

海水不再是鹹,卻是酸?海洋的酸鹼度正逐漸下降,罪魁禍首是過度燃燒煤碳石油,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碳酸,導致海水酸度增加,威脅海洋中生物生存。為了解海洋酸化問題,綠色和平的「希望號」起錨前往北極,透過海洋浮游生物,監測海洋酸化影響。記者陳詠恩

又是碳排放惹的禍!人類燃燒石化燃料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每年約有八十億噸被海洋吸收,相當於十億個標準泳池容量。二氧化碳融入海水成為碳酸,導致海洋酸化,科學家發現,過去二百年海洋酸化上升百分之三十,而且速度愈趨加快,預計到二○六五年,海洋酸化將上升至百分之一百二十。綠色和平的「希望號」於五月底啟航,並於北極地區進行五星期實驗,收集海洋酸化數據。船上有來自九個國家的科學家,當中包括來自內地廣西的鄭明清博士。

影響食物鏈 三文魚或絕種

「一向以為海洋酸化對珊瑚影響大啲,因為珊瑚殼嘅鈣質會被侵蝕,今次我哋將『尖菱蝶螺』(sea butterfly)放入不同酸度嘅海水中,發現酸化仲會令它們不育。」鄭博士接受訪問時解釋,「希望號」將九個巨大生態實驗儀器投入海中,儀器內有不同濃度的二氧化碳,模擬未來海洋酸化情況,並監測其潛在影響。尖菱蝶螺受海洋酸化影響,不但外殼溶化,甚至停止繁殖。

這發現令科學家大感焦急,因為尖菱蝶螺如其他海洋浮游生物,是海洋不少生物的食物,可見海洋酸化長遠會影響食物鏈,「酸鹼度跌一度等於酸十倍,表面上海水無咩變化,但對低層生物影響已漸浮現,海洋酸化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海洋酸化是環保較新研究題目,過去有研究指受海洋酸化影響,深圳大鵬灣和大亞灣的珊瑚有退化和白化現象,甚至可導致三文魚等海洋生物絕種。「希望號」的具體結果將於十一月公布,但海洋酸化的影響仍有待發掘。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東方互動《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