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直腸手術風險低於1%

【本報訊】私人執業外科專科醫生表示,進行微創手術切除腸腫瘤時,須截斷部分血管,若手術後血管縫合位鬆脫或爆裂,可引致大量出血。手術後併發內出血的風險少於百分之一,病人在手術後須接受緊密監察,定時量度血壓及脈搏,醫護人員亦應觀察病人面色是否蒼白或有否不適,若確認為內出血,須即時開腹止血保命。

疑血管縫線鬆脫出事

外科專科醫生朱建華表示,不論以開腹手術或微創手術切除直腸瘤,過程中均可能需要剪開部分血管,手術後會以縫線為血管止血。他估計,今次個案或因血管縫線位,於手術後鬆脫或爆裂,導致病人腹腔內大量出血,病人或因而感暈眩並跌倒。一般而言,進行直腸手術後併發內出血致死的風險應少於百分之一。

他續稱,醫護人員在病人手術後廿四小時,會較密切監察情況,包括不斷量度血壓及脈搏,若血壓下降或脈搏加快便須特別留意是否有內出血情況。醫生亦可觀察病人面色是否蒼白,以及有否頭暈等不適反應,但坦言難以估計併發症何時出現。若醫生確認病人為內出血,應即時安排再做手術,一方面不斷向病人輸血,並盡快找出血部位及止血。

朱醫生補充,目前本港約廿多人便有一人患大腸癌,當中直腸癌是最常見的一種,佔約三分之一。四成個案確診時皆屬早期,切除腫瘤後痊愈機會達八至九成。已具備開腹切除大腸腫瘤經驗的外科醫生,在較資深醫生監督下進行二十至三十宗內窺鏡手術,便可獨自進行微創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