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港經濟自由度或削弱

【本報訊】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調查,指雖然本港繼續排名第一,但整體評分及多個細項分均不升反跌,並且存在多項隱憂,包括最低工資立法、競爭法立法、強推六大產業、以及動用相等於四分一年度公共開支興建高鐵項目等,可能令本港的經濟自由度評分進一步下跌。

《華爾街日報》及傳統基金會依據十項指標,評估全球一百八十三個國家及地區的經濟自由度,本港連續十六年取得第一,較第二位的新加坡高出三點六分,但實際得分卻由去年的九十分,下降至今年的八十九點七分,其中四項指標貿易自由、財政自由、貨幣自由及廉潔程度,評分均較去年下跌,當中貿易自由更大跌五分。

最低工資立法受質疑

傳統基金會國際經濟貿易中心主任Terry Miller昨日在記者會上,對本港經濟自由列出多項關注,質疑最低工資立法將減低勞動市場流動性及增加失業率;外國經驗亦顯示競爭法未必有效,可能反而會令小企業難以進入市場,拖低經濟自由度;高達六百六十九億元的高鐵撥款,亦可能削弱香港的政府開支評分。

《亞洲華爾街日報》社論版總編輯祈曼麗亦指政府大力推動六大產業,會削弱市場主導的自由度及動力;高鐵撥款在社會引發爭議,港府未有採納反對聲音等,均可能納入明年的評分考量。

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擔心政府為六大產業投入大量資源,干預市場及影響經濟自由度,又指最低工資勢必大幅影響評分。廠商會立法會議員林大輝亦擔心政府集中發展六大產業,會忽略本港傳統支柱行業,最後「兩頭唔到岸」。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則指最低工資及六大產業可優化本港經濟發展,重申港府會緊守大市場、小政府原則。

本港評分下跌,但毗鄰的澳門評分卻較去年微升零點五分,獲基金會讚揚其政府開支只佔生產總值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