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還看今朝:亞運新概念

東亞運落幕後,特區政府有意乘着氣勢,角逐二○一九年亞運會主辦權,但民間對此卻不以為然。

香港人必記得,十年前特區政府及港協暨奧委會,也曾競逐○六年亞運會主辦權,結果在最後一輪敗給多哈,而香港申辦亞運的口號「香港一定得」,亦招惹坊間的批評,被譏笑是「香港一定得(把聲)」。事後檢討,均認為敗陣原因乃香港的體育設施不足,尤以舉行大型田徑項目的運動場最缺乏。

根據過去各國申辦亞運會經驗,舉辦一屆亞運會的經費大致是三億美元,廣州亞運當初預計三十億元人民幣,近來被猜測將會超支;而○六年多哈亞運甚至打造出二十八億美元的「天價」運動會。香港如申辦亞運會,未來將要有數以十億元計的體育建設投入,特區政府當下是否有這決心?

有人為香港申辦亞運提出新概念,香港可以聯合廣東省珠三角城市舉行亞運會,情況如同二○○二年國際足協決定由日本、韓國共同舉辦世界盃足球賽一樣。這樣,香港投放建設新型運動場的經費可以大幅減少,卻享有營辦亞運會的氣氛和經驗,亦有利於珠三角各地區的交流融合,一舉三得。

儘管如此,特區政府和港協暨奧委會亦必須考慮另一個問題:按慣例,國際奧委會不會讓同一國家於短時間內重複舉辦亞運會,廣州於今年十一月舉辦亞運會,來屆舉辦權就歸於南韓仁川;香港享「一國兩制」的方便而得設專屬的奧委會,但香港的地理位置屬中國境內,國際奧委會又會否為香港開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