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的士行業亂象多 好客之都徒虛名

人們常說,的士是一座城市的臉面,的士司機是旅遊大使。這話確實有道理,對初來乍到的外地旅客來說,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召的士,第一個接觸的人可能就是的士司機,因此,的士行業自然而然成為旅客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和文明程度的窗口。若司機文明待客,讓旅客有賓至如歸之感,無疑會為城市增光;反之,則是為城市形象抹黑。

遺憾的是,本港經常發生的士司機因欠缺職業道德而令香港蒙羞事件。昨日,三男三女外籍旅客成為新的受害者,他們分乘兩輛的士由尖沙咀前往中環蘭桂坊,其中一名的士司機藉口忘記落錶,涉嫌向旅客索取四百元車資,旅客認為不合理而拒付,有人更涉嫌鎖車門禁錮客人,引發肢體衝突,事件中共有四人被捕。

事件之是非曲直有待當局進一步調查,但不管怎麼說都好,的士司機載客不落錶,已違規在先;在不落錶的情況下隨意索取不合理車資,更是不可容忍,因為尖沙咀到蘭桂坊距離不遠,加上隧道費,大約百元左右,這是任何一個司機都知道的常識。所以,人們有理由懷疑今次事件可能涉及宰客行為。我們不知道這幾名旅客是否第一次來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在這裏的經歷必定令他們對香港留下極為惡劣的印象,今後恐怕視香港為畏途了。

好事不出門,醜聞傳千里,宰客事件經傳媒報道及網絡傳播後,必然影響香港的形象。本地的士司機組織不諱言,業內確實存在少數行家專門向旅客濫收車資現象,他們利用部分旅客不了解本地的士收費的弱點,在酒店、火車站及碼頭等人流匯聚地「落釘」尋找目標,以不落錶方式「獅子開大口」宰客,故有「一日唔發市,發市當三年」的說法。

亦有的士司機披露,近兩年中環纜車站外盤據着一批無良的士司機,專門向旅客「埋手」,並驅逐其他行家,欺行霸市,早已臭名遠揚。由此可知,部分無良的士司機不僅破壞香港形象,在業內同樣是人人敬而遠之。須知中環是香港中心區,無良司機居然敢在政府總部的眼皮底下坑蒙拐騙,足見其猖狂程度,亦足見政府的無能。

一粒老鼠屎,攪壞一鍋粥,欠缺職業道德、欺詐旅客的司機雖然是少數,但破壞力很大,其負面影響絕對不容小覷。事實上,本港對的士司機的投訴長期高踞不下,近年更有上升趨勢,旅發局曾進行過調查,在十多個與旅遊有關的行業中,的士服務的評分包尾。交諮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在所有交通工具中,市民對的士服務的投訴最多,高達二千三百多宗,較上一年上升一成四,市民主要投訴的士司機繞路、拒載、粗言穢語及無禮貌,其中涉及濫收車資的投訴更激增約四成。

樹大有枯枝,任何地方、任何行業都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問題在於,本港少數的士司機公然宰客為甚麼禁之不絕?當局的監管角色如何體現?當局對的士行業的生態並非全然不了解,問題是他們推卸責任,樂得逍遙自在,對違規缺德行為不理不睬,姑息養奸。正如的士司機組織呼籲,當局應加強「放蛇」行動,打擊業內的不良分子,這樣才能保障旅客的利益,恢復的士行業的聲譽,也提高本港旅遊業的形象。

旅遊業是本港支柱產業之一,旅客是我們的上帝,香港經濟之所以開始有些起色,一個重要原因是旅遊業引來了活水。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當局若繼續坐視、縱容坑害旅客的亂象,無疑是自拆「好客之都」的招牌,縱然多搞幾次東亞運,終歸也是徒勞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