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呔曾的御用文人撰文,指摘「針對性」的報刊集中報道煲呔曾的負面新聞,又批評港大的民意調查偏離學術範疇,認為輿論不是民意,學術不是評論。
在自由社會,民意從甚麼渠道得來?其實無非這兩處:一是社會輿論;二是學術和傳播機構的民意調查。政府掌握民意,也以媒體的輿論和調查機構的數字作參考。
如果傳媒輿論不可信,學術調查有問題,那麼,民意應該從何處搜集?
對煲呔曾近期涉及的兩宗私德問題,香港大多數報章都提出質疑,要求煲呔曾挺身說明,如果這不是民意,我就不明白民意在哪裏了。
輿論只是提出疑點,希望煲呔曾自己站出來說清楚,「民意」已通過大多數報章反映出來,而因為煲呔曾連「釋疑」都不肯做,導致港大的調查結果民望大跌──前者為因,後者為果,御用文人倒果為因,是思想邏輯有問題,還是用心不同所致?
將傳媒的質疑與批評指為「針對性」,與煲呔曾的「惡意中傷」互相唱和,御用文人的良苦用心,也是路人皆知吧。
他在文內說,「所謂利益輸送和利用特權的指控,事實已經證明查無實據」,煲呔曾對事件未有任何公開說明,如何得知「事實」?事件真相如何?誰作過深入調查?憑甚麼作出「查無實據」的結論?不如請御用文人將詳細內情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