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高官應避瓜李嫌 退休尤重夕陽紅

有哲人說過,下台的身影應比上台更優雅。加入港府三十年的社會福利署署長余志穩即將退休,其去向引起公眾關注。余志穩多次公開表明,退休後不會加入商界,尤其是地產界,他會考慮做義工,以及進行學術研究及講學。事實上,本港高官退休後生活無憂,在享受人生之餘以做義工方式回饋社會,幫助弱勢社群,值得其他官員借鏡。

余志穩一再強調退休後不會加入商界尤其是地產界,用意所在,不言自明。近年來,高官退休後進入商界搵真銀已蔚然成風,不斷惹來官商勾結的質疑,鍾麗幗事件以及梁展文事件更引起滿城風雨。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商家向退休高官招手,看中的並不是他們的能力,而是他們手中的「剩餘權力」,包括掌握政府機密、熟悉官場運作,以及還有不少門生故舊在政府部門工作,若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被刻意利用,必然損害公眾利益。

另一方面,若高官存有離職後轉戰商場之心,就難以全心全意為市民服務,外界會懷疑他們利用權力優待某些機構或人士,換取對方投桃報李,譬如以離職聘用方式「延取報酬」,就像市場上購買期權,等到一定時間才兌現。

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離職高官不避嫌疑下海搵真銀,固然是利字當頭,而港府一直對離職高官再就業採取隻眼開、隻眼閉的態度,更是難辭其咎。過去三年間,共有一百七十多名首長級高官離職後申請再就業,僅四宗被否決,可見所謂審查機制形同虛設,這不能不令人懷疑港府官員在處理有關申請時「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是為自己日後離職鋪路。

由於梁展文事件愈鬧愈大,演變為一場政治風波,港府不得不煞有介事地成立一個委員會檢討離職高官的再就業申請機制。委員會早前發表檢討報告,洋洋灑灑提出二十多條建議,結果是兩面不討好,市民認為新建議過於寬鬆,無法堵塞官商勾結的漏洞,而官場中有人認為限制過嚴,損害了他們的個人利益。

港府則聲稱,新建議平衡「公眾利益」及退休官員的「個人利益」,又聲稱本港對離職高官再就業的限制比歐美國家更嚴。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本港高官在位時享受世界一流的高薪厚祿,退休時領走一大筆退休金,然後每個月還可以領長俸,確保無後顧之憂。歐美國家則不同,高官在位時薪酬低得多,福利也少,退休後再就業情有可原。香港的情況與外國不可同日而語,港府將兩者作比較,絕對是不倫不類。

不妨舉個例子,曾有學生質問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為何本港問責官員的薪酬高過美國總統?曾俊華表示,港美兩地制度不同,猶如「橙同蘋果」,不可相提並論。是的,香港有高薪養廉而美國沒有,高官們在追求高薪厚祿時對美國避而不談,在討論離職就業時卻要與美國相提並論,這就是典型的輸打贏要,是將高官個人利益置於公眾利益之上。

其實,官商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非自今日始,古人是非常注重規避嫌疑的。樂府詩集中有一首《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在古人看來,只有懂得避嫌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君子,否則就是小人。孔子也有一句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小人因為貪心不足,心生怨恨,當然不可能像君子那樣知足常樂。

從這個角度看,儘管余志穩做官不見得如何出色,但他表明退休後不會加入商界搵真銀,而是做義工回饋社會,確實難得。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可惜這種知足常樂、肯為社會發揮餘熱的高官,在港府中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