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是印度梵文Sarira的音譯,亦稱作「設利羅」或「馱都」,並稱為舍利子,意指「身骨」、「遺骨」或「靈骨」,共有黑、白及赤三種顏色,狹義是指佛祖釋迦牟尼的遺骨,後世將德行超卓高僧去世火化後的結晶顆粒亦稱為舍利。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八十歲涅槃後,共留下八萬四千顆佛舍利,至今全世界僅存一枚真身佛指舍利,存於內地陝西法門寺,為國家一級國寶,外形呈管狀,於○四年五月曾運來本港展出,引起一時轟動。
有學者研究後認為,舍利其實是人體內的鈣化結石,並相信來源主要是腎結石和膽結石,他們指出,由於僧人長期食素,令體內脂肪含量低,導致膽汁分泌濃稠,加上長期坐禪,令膽汁於膽道淤積,故火化後出現舍利的機會較常人高。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