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語言巨變學生又做白老鼠

教育界詬病多時的「一刀切」母語教學政策,推行十二年後正式終結,全港至少七成半約三百間官津中學,明年九月起改為「班、科分割」的中英文混雜模式。至於有能力兼有意向開辦全以英文授課的官津中學則只有十間。學生一旦被編入中文班,「分班定生死」令三年初中隨時無法轉班「翻生」。有立法會議員狠批教學語言「微調」實為巨變,政策「亂過亂葬崗」。面對明年初便逼近的升中選校季節,家長團體直言「又做白老鼠」,擔心選校難上加難。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公布新教學語言政策終極版,中中、英中一刀切將取消,改按中學過去兩年的中一收生質素,若平均每班取錄最少八成半、成績屬全港最佳四成的學生,校方可自行決定以英文或中文授課,估計現存兩成約八十間中中可「過關」開英文班,其他未符標準的班別,則可用最多兩成半的教學時間以英語授課,或「化時為科」在一至兩個科目以英文教學。

現屆小五生將是首批學生受新教學語言政策影響,最快明年一月開始升中第一階段的選校程序,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黃寶財指出,十一月出版的《中學概覽》將公布各校不同科目的教學語言,亦會交代以分班分組選擇的教學語言,但不會列出學校英文班數目。十月底前學校需更新學校網頁內的學校發展計劃,包括公布二○一○學年英語教學的班別、科目數量等詳細資料,讓公眾參考。

資訊混亂 家長選校難

問及學生在中一被編入中文班後,如成績進步升級時可否改入英文班,孫明揚強調由校本自決,但指「學生成績大上大落嘅機會唔多」,學校應考慮學生學習的連貫性。

家長聯盟主席陳小珠批評,今次「微調」政策轉變太大,學生及家長再次成為白老鼠,「今次政策咁複雜,資訊都幾亂!唔單止學生,家長喺適應上都會吃力,特別係協助子女學科同選校問題,個感覺似做咗白老鼠,唔知好彩定唔好彩!」她續稱,雖然部分家長或會支持增加學生學習英語機會,但同時師資問題不容忽視,當局必須加強培訓具良好英語能力的教師。

議員斥加劇標籤效應

多名立法會議員亦指新教學語言政策實為大調,李卓人斥「每班、每科用咩語言教都唔同,真係亂過亂葬崗」,擔心家長難以選校,自由黨更形容所謂「微調」是巨變。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更斥方案加劇校內校外標籤效應,「咁多種分法只會製造混亂」,而學校在學童人口下降下勢必爭相用英文教學,受害的最終是學生。

局方會動用九億八千萬元加強教師培訓及提升小學的英文教學水平。

直擊人類豬流感最新疫情
詳情瀏覽on.cc《奪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