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推行了十二年的教學政策慘敗收場,事出有因,決非偶然。當初,港府為了顯示政治正確,在缺乏全面諮詢、沒有周詳規劃之下,急不及待地推出自相矛盾的母語教學方案,全港一百多間中學被劃為「英中」,其餘被列為「中中」,標籤效應令學校師生深受其害,母語地位不升反降。當局後來又推出「上落車機制」修補,終未見成效。十二年來母語教學政策朝令夕改,左轉右轉,不斷瞎折騰,讓學校無所適從,令家長暈頭轉向,受影響最大的是莘莘學子,中文水平不見提升,英文水平卻每況愈下,成為「教育改革」的犧牲品。
顯而易見,母語教學的失敗不在於母語教學本身,而在於政策目標不明,既「繁」且「亂」。然而,可悲的是教育局新推的微調方案並沒有吸取母語教學的前車之鑑,新政仍然拖着舊政的長尾巴,標籤依舊,繁上加繁,亂上添亂,名曰「微調」,實為傷筋動骨的「大手術」,學校師生更難適應,隨時重蹈覆轍,半途而廢。
從表面看,微調方案取消了「中中」、「英中」的分野,學校可自行決定教學語言,在不同意見及利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但實際上當局並沒有取消「中英教學」的標籤,只不過將原來以學校劃分的教學語言政策改為校內班級劃分,即將「中、英」標籤進行時空大轉移,由學校遷至班級、課程和教課時段上。萬變不離其宗,新瓶裏裝的還是舊酒。
新方案規定,八成半學生有能力以英語學習,校方可自行決定授課語言,這意味着未來本港中學將出現「全英文」、「全中文」、「部分班別用英文」及「部分科目用英文」四種等級,比過去的「中中」、「英中」標籤淨增兩種,尤其是一間學校實行不同的教學語言,標籤效應更為嚴重,家長難以理解,而學生在升級時,或因不能升讀同一程度班別而影響學習進度。
由此引起的混亂是,微調方案實施後,全港有能力全校全科以英語教學的中學不到十間,約有七成半的中學將採用母語英語混合的模式,大批學生將由「分班定生死」,再做白老鼠。
此外,當局還以加強學生接觸英語機會為由,要求母語施教學校在每一科要留有兩成半時間用英語授課,如此一來,正常的教學秩序豈不大亂?教育界人士擔心,一些未能以英語學習的學生,日後在部分科目以英語授課,根本接受不了,這無異是犧牲學生利益,令他們不能有效學習。
教學語言微調方案不僅了無新意,落實時也將困難重重。就以「八成半學生有能力以英語學習,校方可自行決定授課語言」為例,由於教育局只通知每間中學有多少百分比學生成績屬於全港前列四成,各中學需透過編班考試,自行評核學生的英語能力,無端端為學校和教師增加壓力。另外,母語施教學校每一科有兩成半時間用英語授課,兩成半時間如何界定?英文授課用中文課本,能讓學生學好英語嗎?
本港教學語言改革猶如迷失航向的輪船,在茫茫大海中兜兜轉轉了十二年,毫無進步,現在到了該幡然醒悟的時刻了。當年港府急於推出母語教學政策,脫離實際,不倫不類,實為「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產物,如今微調方案新瓶舊酒,依然離不開一個「亂」字。與其如此,何不乾脆無為而治,由學校自己選擇,還學生穩定的教育環境。否則,母語教學也好,微調方案也好,終究無法擺脫「中中」、「英中」的爭拗,香港教育改革不會有甚麼前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