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文化界朋友,不少都在大學當導師。近年來,新入職的大學教員薪酬普遍被壓縮,初級導師的薪津連一般中學老師也不如,但他們仍敬業,熱愛其專業,用心教導學生。
在大學的藝術、設計和創意媒體等學系,需要的導師很多。除了上課,他們還要帶導修和當學生的專業師傅,與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為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解難和提供意見。
不過,在大學體制中,「多勞多得」早已非必然,年輕導師更甚。他們都是一、兩年的合約制,未知約滿後會否被續約,較難作專業生涯的規劃。短期合約的前景實在太不明朗,他們只是大學教員的「基層」,很難發聲。
前天,逾千名城大師生在校園集會,作出大型抗議,反對管理層大幅度裁減導師和講師,或只與他們簽短期合約,把導師的問題帶入「社會雷達網」,值得鼓掌。
城大在新校長領導下,為轉型「研究型大學」和進入「全球一百強」設下目標,但不知道城大的持份者是否同意?城大師生認為,裁減導師是為轉型鋪路,因部分導師並非博士,少了導師就可有資源聘新的教授,提升大學的國際排名。城大管理層卻聲明,兩者之間沒有關連,某些導師只續短約,是與表現有關。
那麼說,是導師的表現有問題?若是,為何學生要走上前線,撐他們的導師?今天的大學生非常功利,要他們花時間參與集會並不容易,如果這些並非他們喜愛和尊重的老師,不是由心出發,沒有人能煽動他們。
教學型的大學並非低人一等,要轉型和追逐排名,有點本末倒置。排名這回事,與大學的歷史和深厚的研究文化有關,若沒有,排名的提升也不會長久。研究,也要看其影響力,並非是量化(如要求每年有多少篇文章在國際期刊出現)的計算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