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劃分一年四季之後,又用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反映一年氣溫變化;再用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反映從天而降的各種水;用驚蟄、清明兩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驚蟄是氣候回暖,春雷驚醒了冬眠蟄伏的動物昆蟲,清明是天色明朗,陽光令草木欣欣向榮;用小滿、芒種兩個節氣反映農作,小滿是早造的五穀開始成熟飽滿,芒種是有芒的麥類可以收割,晚造稻類須及時種植,標誌着夏季農忙。
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食粥食飯要靠天,不掌握天氣變化的自然規律,耕耘、播種、灌溉、施肥、除蟲、收割,就亂了套,民不聊生,既然熟悉二十四節氣是掌握自然規律的一個重要手段,於是,前人把它編成順口溜,方便記憶:「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或者有人會問,現在香港已沒人沒地耕作,還記這些有甚麽用?殊不知,道家養生,離不開二十四節氣,作息、飲食、穿戴、出行,都要因時制宜,天人合一,才可以事半功倍。
不要以為二十四節氣老土,去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中國沿用了二千多年的二十四節氣確立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即使在先進大都會香港,每年立春後更新家居風水布局、驚蟄打小人、清明掃墓、冬至過冬節,小暑大暑外遊避暑、小寒大寒外遊避寒……仍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