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加息、美國推行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本港通脹升溫……,這或許對不少人來說,覺得這些經濟議題沉悶無趣,但醉心於宏觀經濟分析達15年的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聯席董事兼經濟師林樵基(Banny),仍然樂此不疲。秘訣是甚麼?就是明白社會離不開經濟,經濟跟大眾息息相關。
我對經濟很感興趣,因經濟學除了包含理論和數據的分析外,亦是一種社會科學,與我們息息相關。尤其我在美國讀書時,適逢美國總統更替、經濟出現高通脹,更激起自己研究經濟的興趣,去思考可採取甚麼經濟措施。更重要的是,經濟有起有落,每次周期的跌宕起伏,背後原因都不盡相同。研究經濟就是要不斷學習新事物,留意新的影響因素,我喜歡這種挑戰。
絕對是,現在的經濟模式也與五、六年前不盡相同,何況是讀書時的理論。無疑,書本理論可鞏固基礎知識,但現實世界太複雜,兩者或多或少會有差距。正如巨無霸指數顯示,人民幣兌美元「理應」要升逾四成,但不少經濟學者,都不會認為人民幣真的要升值四成,因理論未計及其他因素如人民收入、生活質素等。
○八年金融海嘯時,曾有人提出「脫鈎」理論(Decouple),但當遠離美國的亞洲股市都出現暴挫,理論即被打破。然而,今年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強勁,不少股市已重返海嘯前,與歐美每下愈況形成強烈對比,反映今時今日,「脫鈎」理論已成立。究其原因,是在○八年時,大部分亞洲國家仍然依靠出口主導經濟,直至危機發生,漸「轉型」至靠內需支撐,而到今年已漸見成果。
過往中國的經濟,靠的是人民的勞動生產。但到了現在,一個國家要跑贏,更重要的是人才、制度等「軟件」的進步。明年,中國踏入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十二五),將重點培育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要的就是人才。
再者,經濟要向前走,不一定依靠出口。當一國儲備愈來愈大,就可逐步投入市場,發展不同行業,而人們有了錢,就會增加消費,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經濟亦可持續增長,形成良性循環。因此,我相信在未來八年、十年,內地的服務業將迅速發展。
其實,經濟每日在變,好難預測人民幣的升跌幅度,但要記住的是,在跟隨一籃子貨幣的機制下,人民幣匯價是可升可跌的。不過,只要經濟有增長,理論上貨幣長線會跟着升值。再者,人民幣逐步國際化是好事,因可平衡匯率風險,讓愈來愈多人及國家以人民幣作結算貨幣。
內地經濟發展迅速,香港定可受惠,重點是加大與內地接軌。硬件如興建中的高鐵,軟件如人才的交流,港人可藉着較豐富的營商經驗,締造兩地經濟雙贏的局面。加上中國地大物博,有多於一個金融中心並不出奇,正如美國,紐約、芝加哥都有交易所。重點是「兩兄弟」不要打架,要多些溝通。香港和上海各有優勢,從中可互相合作。
經濟師的工作是否只對着死板的數字和理論呢?原來,多與人接觸交流亦不可缺少。Banny喜歡與不同行業的人傾談,「側面」了解最新的市場動態和經濟情況。現時他亦會不時回內地,與經濟發展研究有關的政府部門交流切磋,迸發新觀點。
現職: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聯席董事兼經濟師
履歷:
‧曾任職德國德累斯頓投資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港府高級經濟師
‧畢馬威、德勤等四大會計師行董事
學歷: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經濟碩士及博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興趣:陪伴家人、行山、品嘗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