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工作,為了理想,每個人都曾作出一些犧牲。有人廢寢忘餐,把全部時間奉獻給工作;有人吞聲忍氣,即使被罵、被批評也得大方接受;甚至有人離鄉別井,放棄跟家人朋友的相聚時間,遠赴另一國度尋找夢想。在比利時長大的施羅德投資管理行政總裁李定邦(Lieven Debruyne),多年來曾到巴黎、倫敦、東京等地工作,而在他眼中充滿活力及獨特文化氣質的香港,的確是個值得他離開家鄉,長遠發展事業的地方。
當你隻身在外地發展,如果只懂得緬懷故鄉的一切,日子必定十分難受。比利時跟香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李定邦喜歡香港的海鮮、國際化的城市特質,更喜歡它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充分彰顯了亞洲市場的投資商機。
「亞洲投資市場仍在發展中,無論是投資產品、投資者行為或認知方面亦不及歐美成熟,如以投資比率及存款比率作比較,前者仍是偏低,加上亞洲投資者的投資觀念比較短視,抱有賺快錢的心態,較少為未來及長遠目標如買樓、家庭計劃及教育等而投資,所以亞洲人仍有很多投資概念需要學習,我們在管理時也需要做很多工夫,如鼓勵政府在高中推行投資及儲蓄教育觀念,以趁早打好理財觀念的根基。」李定邦說。
兩年前的雷曼迷債風波令很多人的積蓄於一夜間蒸發,李定邦認為這不多不少也反映了香港金融市場存在「投機性」及「賭博」的投資心態。「收緊對投資產品的監管是無可厚非,而市場也需要作出改變,如調整結構產品的基礎等。雷曼事件後,如何重拾投資者的信心是我們面對的最大挑戰。」雷曼事件讓不少人上了實貴的一課,李定邦也認為投資者必須時刻銘記這個教訓,了解真正的投資觀念。
然而人總是善忘的,只有不斷認識歷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轍,這也是李定邦喜歡學習歷史的原因。「我十分熱愛歷史,這是對生活非常有幫助及重要的東西。金融海嘯的發生,其實可以由歷史歸納出來,歷史的循環通常是這樣的:當問題發生後,短期內的確讓人學習到一些知識,但其後這些知識會逐步被人們淡化,去到最後甚至會被忘記,直至另一個危機出現時,大家才醒覺原來問題早就發生過。學習歷史就是要明白這些道理,讓自己進步。」李定邦明言,美國的經濟仍需一段長時間才能恢復,而且要付出很多心力才可成事。
席上的大學生,全都是快將踏進社會工作的新一代,在投資管理方面擁有近16年經驗的李定邦,先後擔任基金經理及銷售總監等要職,相信定能為有意於基金界發展的學生提供一些建議。「成為基金經理的條件,除了基本的金融知識外,也必須好學及具有新意念,而且要有紀律性。有時我們都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而變得激動、情緒化,在缺乏理性下,往往會做錯決定,如果套用到工作上,隨時會令公司蒙受巨大損失。當然我們無法要求每件事都做到百分百準確,但最少要避免觸犯嚴重錯誤,所以學懂控制情緒十分重要。」
很多人說,大學畢業是人生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因職場上充滿很多可能性,必須透過經驗累積及學習來面對每一個挑戰。或許現在你對未來仍有很多擔憂及疑惑,不要緊,就如李定邦所言,「以最熟悉及能持續發展的方法」去展開你的一片天吧!
Q:加入基金公司工作是不少人的目標,如何在面試過程中選擇合適的人選?
A:如果聘請實習生,通常要求比較表面,如他的工作經驗及學術成績等,因為這些職位只屬短期性質,投放的資源相對較少,也不需要太具分析性的人選。但對於長工招聘,除了測試基本知識外,在面試過程中也會加插一些商業及分析性的個案,從中了解應徵者的思考模式及邏輯性等。
Q:基金經理的工作大致是怎樣的?
A:每天首要任務就是閱讀當日的財經新聞,我們也會定期訪問不同公司或參加會議,以決定基金投資組合。面對大量資訊,基金經理要懂得消化及判斷資料的準確性,透過分析研究及跟傳媒溝通,可了解真正的市場走勢。
Q:可否分享管理資產的心得?
A:股票市場的交易十分頻繁,而我本身較少時間留意市場的即時變化,因此偏好投資基金產品。一來它屬於長遠投資,二來黃金及中國市場等基金的表現也十分不俗,故我大部分投資均集中於這些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