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破壞生態 沙石地充良田牟利

浙江省龍泉市政府昨日被官方新華社揭發,在山區瘋狂破壞生態、伐木開墾沙石瘦地梯田扮「良田」,再出賣「耕地指標」給其他富裕縣市,年入高達十六億。而富裕縣市買到「耕地指標」後,可填平本地農田肆意開發,輿論直斥浙江各縣市聯合欺上瞞下,致該省良田面積大縮水,不僅嚴重破壞環境,更影響到國家糧食安全。

龍泉是浙江欠發達的山區縣級市,林業用地佔全市土地面積八成五以上,素有「浙江林海」之稱。但如今在該市隨處可見高山頂上有大塊禿地,山頭山坡已被改造成大片梯田。

當地村民表示,政府自○七年起就以綜合開發低丘緩坡的名義,大規模實施「山上造地」工程。然後再用在山頂開墾出的土地用於耕地「佔補平衡」,置換在平原低洼地區被非農建設佔用的農田。僅去年,該市立項新開發的耕地已有一萬六千餘畝,目前開發還在繼續。

「指標」每畝可賣10萬

由於山頂多是沙石瘦地,不僅缺乏養分,更無水源灌溉,新開墾的所謂耕地根本不能耕種。下樟村村民鄭妹兒無奈道,政府當初聲稱要將山頂改造成能種植水稻的農田,但連種玉米、薯仔之類的作物都會枯死。還有村民指,當局明知山頂上田地不能種植,但仍要村民種上蠶豆等以應付檢查,過後不久蠶豆統統枯死。

該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林利民還指,開發出的山頂耕地,除了一些指標用於本地,其餘指標賣給一些用地緊張的經濟發達縣市。知情人士指,新增「耕地指標」每畝可賣八至十萬元,而開發費僅約需一萬八千元,在山頂開發農田完全是政府的利益驅動。

有被徵用林地的村民表示,當局一次性付給村民每畝五百元的補償,答應造地驗收完成之後,三年內就還給村民。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錢文榮指,目前中國耕地總面積已逼近十八億畝紅線,農民的農田就是「保命田」,直斥龍泉在高山頂開發「耕地」行為荒唐,呼籲有關當局制止。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