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雖無證據證明曾存在過,但其劫富濟貧的英雄形象深入民心。不過近日英國一本新書聲稱,羅賓漢並非如塑造般無私,更是名「大耳窿」,把從富人盜回來的錢轉借給窮人。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作者戴維斯在書中引用一首十六世紀民謠,是最早有關羅賓漢的記載之一。該首民謠指羅賓漢曾經要求一名欠債的騎士提供擔保人,才肯將約四千八百港元借給他。
當時騎士更曾主動提出繳付額外存款費用(extra deposit charge)。不過,當他連本帶利還錢時遭拒,因為羅賓漢自己已把該筆款項從騎士的債主盜回來。
戴維斯更指羅賓漢是中世紀基督教組織(聖殿騎士)的成員,該機構當時權力非常大,而類似民謠中羅賓漢和欠債騎士交易規模,只會在這種軍事機構才可以出現。
戴維斯也指當時坊間均知道該機構違反教條,收取額外存款費。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