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協會前年推出優化版「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計劃」,容許合資格業主出租整個未補價單位或個別睡房,予公屋輪候冊合資格市民。截至今年4月底,房協共收到607宗業主和1,088宗租客申請,錄得64宗成交,成交個案全屬承租整個單位。房協向立法會提交計劃檢討報告,指64宗成交中,每月租金中位數為8,000元,租金介乎500元至1.5萬元,由於租金由業主及租戶自行議定,價格存有很大差異,據了解最平租單位屬於家屬之間的租賃。有議員認為計劃受惠的人數太小,房協亦應該為租戶及業主制訂租金指引等,以取得平衡。
房協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截至4月底已批准約500個業主和約360個租戶的申請,目前可見出租整個單位更受業主及租戶歡迎,在網上平台亦留意到類似情況,只有少於10%的業主以「個別睡房」的出租模式放租,沒有租戶尋找租住個別睡房。
房協稱,64宗出租個案單位的面積介乎約210至650平方呎。據了解,其中月租500元的個案屬家屬之間的租賃。房協引述統計處資料指,今年首季面積相若的私樓單位月租中位數為1.3萬元,計劃下的8,000元月租中位數較市價低約40%,而計劃下的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為146平方呎,較劏房戶的中位數約71平方呎高。
另外,房協亦訪問了64宗個成交案中的35個租戶,約70%租戶稱計劃下租金支出節省約4%至52%。其餘30%受訪租戶則表示,願意繳付較以往高的租金享有更寬敞的生活空間。房協指,讓業主及租戶自行議定租金的安排較合適,並已向房委會匯報實施情況和檢討結果,讓房委會決定是否繼續恒常地參與計劃。
身兼議員的房委會委員柯創盛表示,計劃提供的單位對比市場更有吸引力,惟認為計劃因宣傳不足而不夠大眾化,建議房協可為租戶及業主作出指引,如參考市場價格,制訂租金指引等,以取得平衡。他又認為計劃未如預期成果,成交個案不高,認為房協可加強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