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惡劣惹蠓患 部門卸責怎把關

本港衞生情況近年急劇惡化,鼠患危害公眾,蚊患亦嚴重,屋漏偏逢連夜雨,本報獨家披露,多區出現吸血蠓患,將軍澳海濱長廊是重災區,居民經常被咬至周身紅腫,情況駭人,相關部門卻互相卸責。

將軍澳海濱長廊,連接調景嶺、日出康城以及將軍澳市中心,蠓患最嚴重地點為接近木櫈花槽等位置,大量蠓蟲孳生,不少街坊投訴手腳被咬至紅腫,遍布紅斑與梅花點。記者連同區議員實地考察,站立數分鐘立即有一大群黑色飛蟲圍攻,紅點即現,痕癢難耐。長廊是街坊消閒散步地方,亦有不少人在單車徑踩單車,附近種植大量植物,乏人打理,垃圾堆積如山,形成蠓患黑點,而天氣回暖潮濕,令到蠓患愈加嚴重。

居民向政府部門投訴,發現該段位置並非單一政府部門管理,而是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運輸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等部門共同管理,政出多門,部門之間各自為政,滅蚊工作上沒有合作,亦無意識溝通,蠓患問題遲遲未能得到解決。

各自為政 紙上談兵

康文署回應稱已聘請專業滅蟲公司在公園四周噴灑滅蟲霧劑,又指公園現時只有16部滅蚊器分布在公園的花床上,聲稱過去一年沒有收過公園有關蠓患的投訴,並強調將軍澳海濱長廊近日出康城段並非其管轄範圍,而是由各個相關政府部門共同負責管理,該署只負責路邊花床植物的日常護養。好一個答非所問,蠓與蚊雖然同樣細小愛吸血,但兩者大不同,滅蚊器當然對付不了蠓,康文署答法是蒙混過關,更想把責任推卸給其他部門。

食環署則聲稱收到兩宗相關投訴,強調如蠓患屬公眾地方,會在蠓蟲孳生地點進行防治工作,並稱與其他部門溝通。區議員直斥語言偽術,很明顯部門所做工作不足,才會爆發問題。區議員收到不少投訴,希望當局派員親自落區視察並妥善處理,不要紙上談兵。

政府有設立蚊患監察計劃,但卻遲遲不願設立機制監察蠓患指標,明顯輕視其禍害。蠓殺傷力不比蚊弱。外國曾有人被蠓叮至過敏性休克而死。治蚊的方法不一定可以對付蠓,蠓主要孳生在潮濕鬆軟的土壤及草叢,單靠清理積水難以消滅,必須有專門的防治方法,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不單止將軍澳,全城都響起警號。

一盤散沙 禍延抗疫

事件牽涉食環署,大眾不會感到出奇。巨鼠如貓都捉不到,比蚊體積更小的蠓又如何招架?該署醜聞不絕,盛產「懶蟲」,多次被揭發員工偷懶,防治蟲鼠組人員當值時打麻雀,在石澳泳灘散步,又躲到樹蔭下睡覺,每日實際工作時間僅僅20分鐘,監察滅鼠工作敷衍了事,過去11年耗資近17億元公帑防治,鼠患指數卻節節上升。平均花近四千元捉一隻老鼠,多次變招採用新設施卻無功而回,遠不如民間智慧土法滅鼠。公帑不但養鼠,亦餵飽一群大懶蟲,簡直是倒錢落鹹水海。食環署前署長劉利群沒有問責丟官,反而升官加薪,做下屬當然會有樣學樣!

一條長廊如被斬件看待,凸顯政府官員推卸責任,疫情肆虐下更加無所遁形。油尖旺及深水埗是第4波疫情重災區,當中有不少是「三無大廈」,政府部門對「三無大廈」問題長期視而不見,劏房林立,喉管亂駁,後巷及天井遍布垃圾,令防疫工作倍添困難。申訴專員公署早前揭露「駁錯渠」問題,本報3年前已經重點報道,政府卻置若罔聞,不但維港受污染,更形成播毒溫床!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隻手掌拍不響,政府部門各自為政,各部門劃清界線。連蛇蟲鼠蟻都治不好,無孔不入的病毒,又如何可以應付?官員慣了推卸責任,抗疫自然一盤散沙,要靠市民戴口罩自保。將軍澳居民要到海濱長廊遊玩時,還是穿長袖衫褲比較安全,等政府治蠓患,遙遙無期,咬死都未有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