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4個核心科目優化方案出爐。繼通識科改名、縮減課時後,教育局昨日向學校發出通函,亦敲定中文科的公開試考核亦有重大改變,2024年起,中學文憑試的(DSE)中文科將取消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以及卷四說話能力,僅保留閱讀及寫作能力卷,分別佔分40%及45%,而校本評核(SBA)則佔15%,包括口頭匯報。大學校長會亦隨即發表聲明,宣布自2024/2025學年起,文憑試考生入大學的收生門檻由「3322」,改為「332A」。有中文科老師認為,改革後學生失去訓練聽及說的能力平台,語文根基較弱的考生未必能在短時間培養出寫作及閱讀能力,會較「輸蝕」。
課程發展議會向教育局提出高中4個核心科目的優化建議,局方昨隨即向中學發出通函,公布優化詳情,今年9月新學年便於中四級起實施,應用在文憑試則要到2024年。
中文科方面,由以往的4份卷,包括卷一閱讀、卷二寫作卷,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以及卷四說話能力。科目優化後,中文科只考核閱讀及寫作能力卷,均屬必考;而校本評核(SBA)則保留,但佔分由15%提升至20%,其中一個評核內容屬為口頭匯報。資深中文科教師關國康認為,以往4份卷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但取消兩份卷後,教師再沒有誘因做相關練習,會將課時撥去讀、寫方面。
寧波公學中文科教師王美琪亦認為,取消後學生缺乏練習平台,課堂亦會側重於閱讀及寫作,但語文根基非一朝一夕能培養,因此能力較弱的學生,「往時可以勤奮一點,以綜合能力卷(得分)『幫補家計』」,因此在改革後他們會較為「輸蝕」。
至於通識科方面,將重新冠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不再設獨立專題探究(IES),而公開考試由以往兩卷,即「資料回應題」及「延伸回應題」,改為只保留前者。
數學科方面,學校可讓部分學生只修讀數學科必修部分的「基礎課題」及部分「非基礎課題」;並把延伸部分的課堂納入於常規時間表內。英文科的考評安排則大致不變,僅精簡校評,如寫作卷乙部,由現時八選一改為四選一。
大學校長會昨日發表聲明,由於新通識科的公開試評級只設達標及不達標,該會決定自2024/2025年入學起,文憑試考生4個核心科的入學要求,由「3322」改為「332A」,即「332」及新通識科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