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拆解BB保暖4大謬誤

近期氣溫時冷時熱,對新手爸媽來說特別煩惱,總是擔心嬰兒穿不夠而着涼。有家長索性「有幾多,穿幾多」,為嬰兒穿上厚厚衣物。有兒科醫生指,家長為子女添衣要取平衡,過多衣服會影響嬰兒活動,甚至出現皮膚問題,尤其是熱痱。醫生建議為嬰兒添衣時,可按照家長當時穿着衣服數量,再加一件,例如家長穿兩件,嬰兒穿三件便已合適。

兒科專科醫生張傑表示,新手父母為嬰兒保暖有不少謬誤,第一是以為穿衣數量愈多,生病的機會愈少。第二是以為嬰兒手腳冰冷是穿不夠衣服所致,張指嬰兒心臟與手腳的距離較遠,血液運行到手腳較慢,較成年人易手腳冰冷。第三個謬誤是以為嬰兒並不怕熱,張指嬰兒感到熱時其實會發脾氣和「扭計」。

嬰兒滿月 恒溫功能已成熟

第四個謬誤是以為嬰兒沒有恒溫功能,張指嬰兒在出生後一個月,恒溫功能已相對成熟。

老一輩的人習慣觸摸嬰兒的手腳,評估嬰兒的體溫。張不建議以此方法量度體溫,因為此方法只能感受嬰兒表面的溫度,而且準確度低,建議用口探、耳探、肛探或腋探方式,用體溫計為嬰兒量度體內的溫度。

易有低溫症 嗜睡不省人事

香港不時受寒風吹襲,氣溫急降,張指嬰兒較成年人容易出現熱力流失,引致低溫症。人類的正常體溫大概是攝氏36至37度左右,當嬰兒的體溫有一段時間維持在攝氏35度,並未能回復至正常水平,便代表患有低溫症。

低溫症的徵狀有嗜睡、拒絕飲奶、嘔吐、手腳冰凍和皮膚表面出現網狀的紋理,更甚會出現不省人事的情況。

不過,張指在一般的環境下,嬰兒出現低溫症的機會極低,多數出現於意外的場景,例如嬰兒在山泥傾瀉後被困,遲遲得不到救援,再加上傾盆大雨,雨水沾濕衣服,嬰兒才會增加患低溫症的機會。因此,新手父母不需過度緊張,擔心嬰兒着涼而「包到隻糉咁」,反而會弄巧反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