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平均等足5.6年 26萬宗申請 輪公屋頸都長

【本報訊】政府「日呻夜呻」本港至少缺地逾千公頃,無地建屋。惟事實上,當局為滿足新界原居民需求,專為他們興建丁屋而設的鄉村式發展地帶,總面積在過去10年間有增無減,截至前年竟有近3,380公頃。本港大批珍貴土地被「預留」,導致公屋用地難覓,建屋進度落後,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長達5.6年,可謂苦等到頸長。

專起丁屋用地 擴至3380公頃

根據房屋委員會數字,去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錄得多達約26萬宗申請。除了一般公屋申請者苦等上樓,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亦長達3.3年,更是約20年以來的高峰。

翻查資料,長者一人申請者輪候時間除了在1998年錄得的4.5年的最高峰後,於2000年回落至3年時間,直至最近數字卻「破3」,有違當局「平均3年獲首次編配單位」的目標。

所謂鄉村式發展地帶,其土地主要供原居村民興建丁屋之用。現時全港法定規劃圖則上,約有700個地帶劃為鄉村式發展,主要覆蓋642條認可鄉村。此等地帶總面積更由2010年約3,260公頃,擴大至前年近3,380公頃。當中約60%的鄉村式發展土地由私人擁有,另約40%則屬官地。根據發展局2012年的資料顯示,全港預留了930公頃可發展官地興建丁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