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試過「用錯力」,有便秘問題的冠心病患者更要小心,曾有患者因過度用力排便後引致心臟病發。心臟科專科醫生解釋指,當冠心病患者做出強烈的行為,會令心臟負荷增加,而當他身體放鬆時,會影響靜脈血液回流心臟,當一緊一鬆的情況同時出現,會令心臟負荷增加,供應血量能力變弱,患者會出現暈眩,甚至心臟病發。
心臟科專科醫生董光達表示,冠心病患者要注意各種引致心臟病發或猝死的風險,部分患者的藥物,例如血壓藥和去水藥會引致脫水,患者的糞便會變硬,出現便秘問題。他們可多吃含有纖維的食物,有助大便暢通,亦可向主診醫生拿取藥物解決便秘問題。
董指,患者可按不同因素評估病發或猝死的風險,包括冠心病的穩定性、心臟血管收窄的情況,以及左心房收縮功能等等。他解釋,患者如近期已出現急性心肌梗塞或不穩定型心絞痛,便有較高機會出現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正,甚至猝死。如患者心臟血管嚴重收窄,則引致心臟病發或猝死的機會會較高。如患者曾經患上心肌梗塞,則可能令部分心臟肌肉壞死,從而令心臟泵血功能變差。當心臟功能變差,出現心律不正常的情況亦會提高,增加了患者出現中風,甚至猝死的可能性。
傳統治療冠心病引致心律不正的藥物,一般為口服抗血小板藥,惟藥物需要經常調整劑量,為患者帶來不便。董指,現時醫學界出現新式口服抗凝血藥以取代傳統藥物,患者毋須過度控制飲食和經常到診所抽血,只要在按時服用固定劑量,便可減低百分之六十的中風機會。
董強調,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可減低患有心臟病的風險,方法是保持「低鹽、低糖、高纖、零反式脂肪」的飲食習慣,以及每天做至少30分鐘中度帶氧運動。
記者羅卓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