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科技大學男學生周梓樂墮樓不治的死因研訊昨天繼續,伊利沙伯醫院腦神經外科醫生麥凱鈞供稱,周梓樂送院後接受全身電腦掃描,發現他有嚴重顱骨創傷。醫院當時將周的傷勢資料比對國際數據庫,得出的結果是他於14天內死亡率高達八成,而即使他幸運生還,他將有九成機會陷入永久深度昏迷或變成植物人。早前有證供指救護車因道路阻塞而延遲10分鐘到達現場,惟麥表示即使周能夠及早10分鐘送院,相信對拯救不會有很大幫助。
現場片段顯示,周接受消防員急救時手腳不時屈動。麥表示,他的動作只是收縮性反射動作,估計他當時已是昏迷或半昏迷的狀態。至於被問到周的四肢沒有外傷,但頭部卻受到嚴重撞擊的情況是否合理時,麥回應指如果周從4米的高處墮下,而墮落時間少於一秒,時間及距離不足讓他的身體本能作出保護動作。麥舉例指,駕駛者被建議保持兩秒行車距離,正是要讓身體有足夠時間作出本能反應。
法醫郭嘉琪就供稱,周頭骨骨折和皮質挫傷,繼而右腦受到對沖亦出現皮質挫傷,而導致這種傷勢的唯一可能是「移動的頭部擊中靜止的硬物」,故推斷他的致命頭傷是墮樓時造成。如果他是被人用硬物襲擊至不省人事,其頭皮會留有兇器的特徵,傷口會呈凹狀並有碎骨插入,但他身上未見這種情況。惟資深法醫馬宣立認為,若用磚頭平面擊頭,亦可造成跟周相同的頭部傷勢。案件編號:CCDI-932/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