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進食鯇魚較易引起過敏

【本報訊】魚類是香港第二常見的致敏食物,僅次於蝦,嚴重者可出現致命的過敏性休克。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早前進行了兩項研究,發現鯇魚比其他魚類更易引起過敏,團隊期望未來可測試更多本港常見食用魚類的致敏性,以了解本港人口的致敏食物來源。

目前的魚類過敏測試,多以西方魚類作為致敏原的基礎,例如鱈魚和三文魚,華人較常食用的魚類未被納作測試指標。中大的研究團隊早前招募28名曾對魚類過敏患者接受雙盲對照口服激發測試,分別進食含有鯇魚、三文魚及豬肉的肉餅,結果顯示有逾半患者對鯇魚有過敏反應,而且低劑量已可觸發過敏反應,僅有一名患者對三文魚過敏。

此外,團隊又招募了69名對鯇魚過敏的人士進行血液測試,以了解他們對不同魚類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這是一種與過敏相關的抗體。結果顯示,鯇魚特異性IgE水平比鱈魚和三文魚高,代表有較高的致敏反應。團隊同時從鯇魚的小清蛋白中發現了一種新的致敏原標誌物「Ctenil」,並已在2019年年底世界衞生組織和國際免疫學聯合會的致敏原數據庫註冊,成為診斷工具,改善現有測試準確性。

部分患者可接受其他魚類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臨床講師梁詩彥表示,鯇魚屬於較高致敏性魚類,但部分對鯇魚過敏患者可以接受較低致敏性魚類,例如進食三文魚等,以吸收不同營養。她指,部分患者因避免過敏而過度戒吃所有魚類,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建議患者可先到醫院接受全面評估及過敏測試,再自行逐步測試不同食物。她續說,患者可先將食物觸碰口唇邊或周邊皮膚,並觀察是否出現紅腫等過敏表徵,又提醒需循序漸進增加食物分量,以免出現過敏反應。

何太的女兒8個月大時曾淺嘗魚汁,隨即出現嘔吐、皮膚紅腫等過敏徵狀,須入院治理,自此發現女兒對魚類過敏,戒吃魚類後體重一直偏輕,直至其女兒參加雙盲對照口服激發測試後,發現不會對三文魚過敏,才開始進食三文魚。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梁廷勳表示,本港日常的食用魚未有納入測試指標,因此現時採用的魚類過敏測試未必準確。團隊期望,下一步可調查小朋友常吃魚類的致敏性,包括紅衫魚、黃花魚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