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緊抗疫措施下,禁堂食的規定令外賣需求大增,每日產生的餐具數量以數千萬件計,令環保減廢成效大打折扣,更對堆填區造成很大壓力。街上的垃圾桶很快便「塞爆」,旁邊亦放滿大袋小袋的餐具垃圾,加上連日大雨,餐盒內剩餘的「餸汁」更易流出,產生衞生問題,亦易引發鼠患。有環團促請市民若在家吃完外賣,可將外賣飯盒清洗乾淨,之後再交環保組織回收。
有環團估計,實施禁堂食措施以來,每日產生五千萬件飯盒及餐具,單是過去五日,估計已製造出二億五千萬件塑膠餐具垃圾。
本報記者昨早分別到旺角上海街、灣仔的盧押道、皇后大道東及廈門街等地視察。其中上海街的垃圾桶內塞滿塑膠飯盒、餐具及紙杯等,甚至有垃圾跌出桶外。而盧押道及告士打道交界的垃圾桶,亦放有大量塑膠外賣飯盒及餐具,廈門街垃圾桶因體積較細,外賣飯盒等垃圾更放滿整個垃圾桶,滿至桶口。
市民施先生指,疫情下一日三餐都是買外賣,問及會否建議政府帶頭源頭減廢時,他批評與其做補救措施,倒不如認真抗疫,促政府堵塞防疫漏洞。當疫情緩和,自然可重新開放堂食,外賣所造成的環保問題亦會減少。
市民葉小姐亦同意外賣會造成大量塑膠垃圾,稱自己會盡量食住家飯。她又建議政府推出優惠,鼓勵餐廳提供可循環回收的餐具。
環保基金「迷失的寶藏」發泡膠回收行動項目經理Andy表示,市民減少出街,外賣產生的發泡膠及塑膠餐具肯定增加,若然外賣可以幫助防疫,亦希望市民可以為環保出一分力,將外賣用的飯盒餐具洗淨,儲起再交到「迷失的寶藏」或「綠在區區」,減少堆填,從源頭減廢。
新蒲崗有工廈的後巷,有一大袋垃圾放於垃圾桶旁,內裏擺滿發泡膠外賣盒。清潔工鄭女士嘆謂,垃圾桶經常爆滿,市民及上司經常斥責其工作「手腳慢」,令她大感委屈。她認為與其怪責清潔工,不如要求食環署職員加強執法。
環保署回覆指,沒有近來的即棄塑膠餐具數字,但都巿固體廢物棄置量下跌,初步估計是與近月經濟活動總體而言減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