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等候長達四個月的一萬元「現金發放計劃」終於有錢落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指,六月份內已進行電子登記的四百三十萬名合資格市民,今天起在兩、三天內將陸續收到款項,較原定的收款日期略為提早兩天,預期本周將有超過四百億元的資金發放到市民帳戶。他相信即使僅部分資金流入市場,亦有助刺激本港經濟和穩住就業。但有劏房戶形容一萬元來得太遲,又形容款項只可用作交租,談不上額外消費。
陳茂波昨在「司長隨筆」交代,「現金發放計劃」自六月廿一日開始,至今已收到約五百七十六萬名市民登記,其中超過八成人使用電子方式登記,當中約六成是透過網上銀行作登記。他認為,由於銀行已有客戶身份及個人資料的紀錄,可以減省核對程序,加快處理過程。而在六月完成電子登記的四百三十萬名市民,最快今日收到款項,他亦鼓勵未登記的市民採用「電子登記、銀行過數」方式收取款項。
陳又指,預期本周將有超過四百億元的資金發放到市民帳戶,相信這筆資金會對消費有一定刺激作用,也會有外溢效應,帶動對其他服務行業的需求。他形容對食肆、零售商及企業而言,未來兩個月是「消費黃金檔期」。雖然相關資金未必會全數流入市場,但他認為計劃發放的一萬元有望發揮催化作用,營造良好消費氛圍。
劏房戶江先生因傷殘無法工作,靠太太約一萬三千元收入及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維持生計。江先生直言政府派發一萬元「太遲」,他指明白政府難以在疫情高峰期即時派發現金,但他和太太在五月時「最有需要」,因為太太在美容院工作,因疫情關係沒有開工逾一個月,公司沒有發放工資,故一萬元現金只能補貼太太該月大部分的工資。江太現時雖然有工開,但由於美容院客量不及往時,僱主要求她提早下班,甚至因而被扣減人工。
江先生認為,一萬元現金有一定幫助,但效用有限。兩口子最大的支出為約八十呎劏房的租金,連同水電等費用每月約五千元支出,故一萬元只能幫助繳交兩個月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