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一場夢 廢物政府萬事空

無能政府一事無成,又一宗新鮮熱辣事例出爐,醞釀超過十五年的垃圾徵費草案,原定今年底落實,但立法會垃圾徵費條例草案委員會昨日召開會議,通過終止審議條例,今年內將無法實施,要等下屆重新審議,可謂胎死腹中。

垃圾徵費討論先後經歷四屆政府,可追溯至二○○五年,時任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建議透過直接徵收都市固體廢物費,鼓勵家庭將可回收廢物分類,希望於兩年後立法推行廢物收費。可是二○○七年進行了三個月試驗計劃後,政府裹足不前,荒廢五年光陰後,時任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才推出廢物收費公眾諮詢,之後環境局又換上黃錦星執掌,同年年底向立法會提交公眾諮詢結果及計劃未來路向,並於翌年進行第二階段公眾參與,二○一四年發表相關報告,結果又拖了三年,一七年環境局才公布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建議實施安排,又等到翌年十一月,當局始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並估計最早今年底落實,經過了法案委員會十五次會議,合共約三十四小時的討論後,市民望穿秋水,結果又是一場空,過往勞師動眾準備工夫付諸東流。

今次政府滑鐵盧,罕有地並非遭到泛民主派阻攔,主要是得不到建制派支持,特別是工商界。委員會主席馬逢國聲稱立法會積壓大量議案,雖嘗試加開會議,可是經評估認為今屆會期不可能完成審議工作。而實情是泛民議員曾經提出於周末加開會議但不得要領,批評建制派刻意拉布,政府在一八年提交草案時,得不到建制派支持,形容審議草案注定死亡。環境局表示失望,但更失望的是等了十五年的市民。口口聲聲推行環保措施,減廢減碳減緩堆填壓力,原來又是空談。

過往政府推行措施,大都虎頭蛇尾,甚至爛尾,順手拈來例如同是環保政策,政府遲遲未有落實中央收膠,以致廢塑膠回收量偏低,約九成中小型回收廠倒閉;政府揚言加快私人發展項目批地,雖然早在一七年提出由發展局成立督導小組,研究精簡審批流程,但自去年五月和十月推出精簡審批措施後,便無下文,形同爛尾,嚇怕投資者;又例如一八年施政報告建議,法定產假由十周延長至十四周,兩年過後,還是原地踏步,高官「爭取」在年底落實。本港保護動物法例被斥「落後幾十年」,愛護動物團體多年來爭取訂立《動物福利法》,政府置若罔聞,年前提出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雖然完成諮詢,但修訂仍然是只聞樓梯響,動物受虐待慘劇依舊不斷發生,飼主走法律罅,即使動物健康,亦能被合法「安樂死」。

立法會兩派把弄議會,一時是泛民拉布,一時是建制派「作反」,各懷鬼胎,政治凌駕民生,只顧自身利益,視政府如跛腳鴨。廢官當道,生在特區,無論是人或動物都未能受到足夠保護,甚至垃圾也淪為犧牲品。垃圾徵費觸礁,減量無望,堆填區塞爆,香港變臭港,名副其實臭名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