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抗疫救市路遙遙 當務之急撤辣招

本港昨日新增接近四十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當中三十人有外遊紀錄,連在機場工作的衞生署港口衞生科醫生也中招,疫禍進入第二波,政府見勢色不對,終於宣布在星期三起全面封關,據聞更會出招關閉夜場禁賣酒防止聚集,無可避免令本地經濟進一步受到打擊,各界催促港府盡快撤銷樓市辣招,為經濟「緊急輸血」。

昔日東方日報正論

我的瀏覽記錄

港府出招每每慢「十幾拍」,三催四請,等到疫情惡化,隱形病者在社區播疫,才知道事態嚴重,現在終於全面封關,但新增確診竟然直逼內地一日總和,疫情已經來到了前所未有嚴峻程度,出招實在太遲,能否亡羊補牢實在不容樂觀。同樣地,經濟亦水深火熱,政府是否要等到破產潮燒炭潮湧現才肯出招拯救經濟?

星或減辣 可作借鏡

抗疫和救市並非站在對立面,只是庸官沒有能力拿捏尺度,抱着少做少錯心態,故此索性不作為,樓市股市同樣是經濟寒暑表,恒指插水暴跌,相信樓市很難獨善其身,九七以來多次樓災「死得人多」,再加上現在經濟疲弱前所未見,市場又給多重辣招綁死多年,扭曲運作,未能自我調節,形成一潭死水,死路一條,長此下去,反對派鼓吹的「攬炒」很快達到,港府政策僵化便是幫兇。反觀香港在亞太區內的競爭對手新加坡同樣設有類似樓市冷卻措施,而且亦是面對疫潮惡化,日前亦宣布封關,但星洲政府已開始有撤辣的聲音及動向。

新加坡推出的「辣招」與香港相若,主要透過徵稅降低買家的需求,推出日期亦接近,於二○一一年開始徵收住宅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主要針對海外及公司名義買家,以及打擊本地人購買超過一個住房,並且曾兩度「加辣」。而另外設有物業空置稅,防止發展商囤積單位。外國媒體早前披露,當地正採取措施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包括放寬管控樓市價格法規。而該國原先規定,有外國股東的開發商必須在五年內完成其住宅項目、兩年內出售所有住宅單位,否則將被罰款,據消息指這個限制將會取消,與星洲本土有實質且重大聯繫的上市開發商,可以延遲推出房地產項目。

星洲「選擇性放鬆」樓市政策,讓樓價平穩過渡,香港可以借鏡。以往憂慮外來人士炒高樓價,但現在因應疫情限制入境,這個因素不攻自破,而且經濟蕭條,現金才是王道,炒家絕迹多時,辣招已完成歷史任務,也是時候功成身退。有危才有機,當年沙士爆發,造就不少人「上車」,歷史不斷重演,今次沙士2.0,又是無殼蝸牛買樓的時機,政府何必一意孤行做「醜人」阻市民上車?

逆流不如順流,經濟政策須緊貼疫情及防疫措施的影響。疫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港累計確診個案日前才突破三百大關,轉眼又直逼四百。各界專家均建議加強封關,並關閉酒吧、食肆、戲院等公眾場所,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特首林鄭月娥昨日表示會建議修例暫時禁止八千六百間持有酒牌的食肆、酒吧及會所售賣及供應酒類飲品,修例亦可管控營運模式,包括縮短營業時間及限制座位數目,一旦實行,本地消費市道勢必進一步冰封。

樓市與多個行業息息相關,包括地產、建築、法律、保險及裝修等行業,被視為經濟大動脈,既然市道不景,需要「輸血」振興經濟,樓宇買賣金額動輒以百萬元計,一宗交易牽涉經濟效益隨時過千萬元,是市面上最方便及最巨型強心針,只要政府一聲令下,便可以火速救市,特區諸官還等甚麼?

不留活門 矯枉過正

歸根究柢,遲做勝過不做的心態作祟,政府官員「唔踢唔郁」,新加坡及北京加強入境限制後,港官才實施全面封關,明日起所有非香港居民從海外乘飛機抵港不准入境,從內地、澳門及台灣入境的非居民,如過去十四天曾到海外亦不准入境,機場轉機服務亦停止。而由澳門和台灣入境的所有人士,包括香港居民,都需要強制檢疫十四日。

最新封關措施雖然暫定為期十四天,但隨時會延長。一刀切方式不提供「活門」,未免矯枉過正,像強制澳門來客檢疫,便有失公道。澳門疫情早受控,近日出現新增個案,主要與留學生「倒灌潮」有關。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應變協調中心周日至周一早上通報,新增四宗病例,其中三人為英國留學生,全部人均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入境澳門。人家疫情遠不及香港嚴峻,還未出手封你關,香港竟然率先關上門口,在人情及道理上實在說不過去,而且一邊強制檢疫,另一邊放行,亦造成出入境者混淆。

抗疫還有一大段路走,入境政策需要留有活門,經濟同樣救亡需時,需要有道透氣的窗口,撤銷辣招可以讓樓市鬆一口氣,毋須執意作繭自縛。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榜,香港二十五年高踞榜首,今年被星洲爬頭,絕非偶然,亦非單一事件,香港若繼續故步自封,定必進一步被拋離。全球面對疫潮,紛紛出現停擺,就等於齊齊受傷放下武器,看誰盡早反彈起來,便是敗部復活的贏家。

內地疫情最先爆發,湖北武漢一度被諷為「生人勿近」,但現在各省市先後復工,武漢市新增個案幾近零,即將開城,回天在望。香港經濟重重枷鎖,被辣招綁死難以翻身,更遑論與競爭對手鬥快重奪市場。抗疫刻不容緩,但沒有新動力支持,亦難以度過漫長寒夜,與其坐以待斃,撤辣是一條出路,何不放膽一試?若等到病入膏肓才藥石亂投,恐怕回天乏術了。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