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測風切變 加強飛行安全

【本報訊】飛機降落時若有劇烈搖晃,可能是遇上風切變或湍流。天文台表示,風切變是指風向與風速在短距離之內發生急劇變化,令航機浮力有所改變,若航機在起飛或降落時遇到顯著的低空風切變,有機會令航機偏離原有航道,威脅航空安全,天文台早於四十年前已在舊啟德機場設立「低空風切變探測系統」,其後又於赤鱲角機場構建「多普勒天氣雷達」等,二○○五年又加入由該台研發的世界首個「激光雷達風切變預警系統」,加強保障本港機場的飛行安全。

岑智明有份研發

天文台在昨日發布的「氣象冷知識」短片中解釋,微下擊暴流主要伴隨大雨及強雷暴出現,會產生嚴重風切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引發空難。天文台於一九七九年在舊啟德機場設立第一代的「低空風切變探測系統」,利用機場一帶的風速儀數據,協助評估風切變出現並發出警示,其後,隨着一九九八年赤鱲角機場啟用,該台又在新機場安裝「風切變及湍流預警系統」,除利用機場附近的自動氣象站網絡和氣象浮標外,亦加入安裝在大欖涌專門探測微下擊暴流的「多普勒天氣雷達」。

現時,機場有兩台長程及五台短程的多普勒激光雷達,分別監察風切變、建築物尾流及飛機尾渦等,提醒機師遇上風切變時可及早做準備。

另外,天文台二○○五年推出由該台研發的世界首個「激光雷達風切變預警系統」,探測無雨時的風切變情況。台長岑智明指出,該激光雷達是他與幾個同事一同研發,並發明出獨特的掃描和計算方法,可準確捕捉飛機於航道上遇到的風切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