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微拂,陽光灑落田園,蘿蔔苗、甘筍苗從泥土中冒起,雜草伴隨在旁。農夫這時揚起爽朗的聲線,「用兩隻手指撳住泥土,拔起野草,以防拔起早水蘿蔔嘅根部。」汗珠沿着兩鬢斑白滑落,退休後的第三齡人士重回「生活書院」,重新學習實踐環保,不但悉心照料農作物,更化作可口的素食材料,讓長者飽腹暖心。
「艾草適合整茶果,或者整洗頭水……」早已踏入知命之年的學員,對校園內的幾幅小農田,依舊嘖嘖稱奇,他們一邊清除雜草,一邊雀躍地分享種植心得。落田耕種除了認識泥土結構、辨別時令蔬果,更利用素食材料烹煮午餐,實踐全素飲食,減少碳排放。
午飯時間,家政課室的香氣撲鼻而來。空氣中瀰漫南乳香濃的味道,導師Amy將一盤麵筋落鑊,素東坡肉即大功告成,加上黃金苦瓜環、普羅旺斯雜菜煲等菜式,一洗素食單調沉悶的印象。
不少有吞嚥困難的長者都要食「流質餐」,Amy注意到流質餐一般不太受歡迎,故特別設計新菜式,「食流質餐、碎餐、糊餐,一聽就聯想到安老院、醫院食物,比較負面,其實小朋友都係食碎餐、糊餐,但佢哋食得好開心。」
不少學員們是照顧者,他們烹調時互相交流意見,期望煮出適合自己及家人的口味。
「食肉食少咗,素食有好多變化,無論係煮食方法定食材,例如用堅果整醬汁。」學員Vikie表示,「返學後」已減少外出進食,多於家中煮食,更指親友受其影響開始食素。吃得津津有味過後,他們一個接一個捧着碗筷走出課室,原來房門外放了三個水盆,加入苦茶粉以去油漬,避免使用對海洋及人體皮膚不利的化學清潔劑。
「第三齡人士所屬嘅年齡層,大部分喺屋企負責煮食,畀佢哋認識個人責任,例如買食材或煮食,可以點樣實踐環保。」
「第三齡義工隊1.5」以五十五歲或以上人士為目標,生活書院總監Eno指,不少人退休後減少學習機會,希望藉活動鼓勵退休人士再度發揮所長,學習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並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
圖:吳啟偉
文:江潮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