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社福機構資源緊絀 倡納入政策

長者因下肢乏力,如廁所未設扶手,如廁時一般只以洗手盆等物件借力,惟台灣曾有人因借力導致洗手盆爆裂,碎片傷及動脈及神經線等,險失血過多致死。有職業治療師提醒,長者起身「腳軟」,壓向扶手的重量或逾五十公斤,洗手盆、吸盤式扶手等未必夠力承托。

「有長者搵屋企人或水電師傅安裝,師傅有技術,但未必知安裝位置、長者身體狀況、家居風險。」註冊職業治療師劉志豪指,因長者雙腳無力,起身有困難,容易於洗手間跌倒,另外進出房間亦可能遭門檻絆倒,因此一般會於相關位置安裝扶手。

長遠減醫療開支

一般長者於意外後入院或覆診時,才獲轉介至職業治療師,劉直指有關安排「違背原意」。他表示,現時靠社區組織主動安排職業治療師,為有需要長者改善家居安全,惟該些組織資源有限,建議政府將有關安排納入政策,長遠減低醫療開支,「例如新開嘅康健中心可以幫手識別易跌長者,或由福利制度入手,資助有關工程費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