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訂立口號外,不同政府部門均會以其他方法向公眾宣傳及教育,如設計標誌或吉祥物等。然而,部分設計耗資大量公帑,成效卻低於預期,經典例子包括港府花約三千萬元,設計及推廣兩代「飛龍」標誌。立法會議員批評支出與成效不成正比,建議政府可邀請年輕人參與設計,提升創意。
港府○一年在未經廣泛諮詢下推出「飛龍」標誌宣傳香港,前後花費逾二千萬元公帑設計及推廣,被各界狠批黑箱作業及浪費公帑,其設計又被指「醜怪」及缺乏代表性。及至一○年,港府再宣布為「飛龍」換新裝,將舊版的「龍頭」縮小並在後方加上三條顏色線,分別代表香港的藍天綠地,以及獅子山山脊線,其設計費竟須一百四十萬元,連同宣傳短片及顧問費更高達六百一十萬元。
另外,有政府部門推出吉祥物宣傳,惟部分卻乏人認識,其中衞生署一○年推出兩隻名為「吳偏食」及「鍾意郁」的吉祥物,鼓勵市民培養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至於同樣為衞生署「服務」,宣傳防癌知識的吉祥物「健康聯盟」,設計和宣傳費用更高達百萬元。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出,三千萬元設計費已可協助三十至六十名基層病人支付抗癌藥物的費用,惟政府不務正業,無視市民對其施政感到失望,卻花費巨額找來公關公司粉飾太平,「淨係同基層市民講政府冇錢,如果納稅人知啲錢使咗落去(設計及推廣費),一定好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