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美國藥價超高 政客有何良方

距離美國總統選舉儘管尚有一年多時間,參選人已扭盡六壬,各出奇謀爭取選民支持,其中民主黨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行為藝術」抗議活動。他日前在支持者陪同下,由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搭乘巴士前往加拿大安大略省溫莎市,協助糖尿病人購買所需的胰島素。

據報道,一小瓶在美國索價三百四十美元的胰島素,在加拿大售價僅為十分之一。在造訪溫莎市的藥廠後,桑德斯提出了「大哉問」:「為甚麼一模一樣的藥物,美、加之間的售價卻有天壤之別?」桑氏啟程前往加拿大前接受CNN訪問,亦大力抨擊美國藥廠肆意抬價,罔顧病人福祉。在最近一場競選集會上,桑氏向台下民眾問道:「藥廠提高價格,讓病人負擔不起,然後眼巴巴看着他們死去,你們會怎麼稱呼他們?」引來一片「殺人犯」的罵聲。

內地電影《我不是藥神》揭露高價藥物背後的黑幕,引發熱烈討論,其實美國人「買藥難」之苦亦不遑多讓。桑德斯加拿大的「抗議之旅」,靈感或許來自美國導演米高摩亞的紀錄片《Sicko》。該片講述一群美國人在國內買不起藥的各種窘態,一位「九一一」救人英雄大吐苦水,指自己患了呼吸系統疾病卻多年來得不到適切治療,片中最經典一幕,是一眾病人在摩亞帶領下前往古巴哈瓦那尋醫問藥,結果在一間藥店裏發現一瓶在美國售價一百二十五美元的藥劑,在當地只要五美分。當然,桑德斯比摩亞聰明,後者為了拍片不惜犯禁,違反美國公民不得私自前往古巴的規定,桑德斯前往加拿大,儘管戲劇效果無法相提並論,但起碼沒有被秋後算帳之虞。

打劫英國 回饋美國

如果說跟古巴相比有點誇張,美國藥品幾乎貴絕已發展國家,卻是不爭的事實。一項調查發現,有多達五分之一的美國人由於無法應付大藥廠猛漲藥價,無奈之下惟有放棄購買處方藥或減少用量,估計每年全國逾十二萬人因此枉死,並增加多達近三千億美元醫療開支。

美國人捱貴藥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亦促使特朗普慫恿英國脫歐。有指特氏跟英國商談雙邊貿易協議,焦點之一是促使對方向美國藥品開放市場,包括修改入口藥物管制,從而降低美國藥品出口英國的成本,並將部分利潤「回饋」美國消費者。另外,特朗普政府正制訂一項行政命令,聲稱要將美國藥品價格降至世界最低水平,惟外界對此普遍不表樂觀。儘管特氏此前一再施壓,但今年初輝瑞公司還是以「支付研發費用」為由,提高超過四十種藥物的價格。

那麼桑德斯又有何妙計?他在今年初與其他民主黨參議員提案,建議放寬普通藥物與專利品牌藥物直接競爭的限制,允許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直接與藥廠談判藥價,以及允許病人從加拿大、墨西哥等國購買低價藥物。桑德斯企圖從市場和政府規管雙管齊下解決問題,似乎比特朗普的路子更寬,比起其他民主黨參選人來說,桑氏無疑更關注基層民眾的實際生活問題,至於選民是否買帳,民主黨初選結束後自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