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更迭易 兩制不變難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反對派藉修訂《逃犯條例》掀起的政治惡浪沒完沒了,發展至今,更是區區有遊行,處處有衝擊,日日有示威,香港無日安寧。歸根究柢,港府剛愎自用,高官失職瀆職,成為修例兵敗如山倒的主因,但中央對港機構錯判形勢,掉以輕心,同樣難辭其咎。

錯判形勢 兵敗山倒

反修例風暴觸發的民憤已持續燃燒一個多月,反對派依然不肯鳴金收兵,亂象不見盡頭,昨日又有所謂的銀髮族遊行,周日民陣又發起爭取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遊行,未來還有多個地區遊行,簡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底示威浪潮伊於胡底,沒有人能夠回答,港人的無力感、窒息感卻日甚一日,愈來愈多人疑問:中央為何見死不救?

回看整場動亂,自今年二月保安局提出修例以來,港府便多次錯過回應民意的機會,為反對派送上攪局的子彈。特首林鄭月娥過於輕敵,主事官員尤其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玩忽職守,沒有做好解釋工作,這些都是修例失敗的根本原因。更令人不安的是,衝擊遍地開花,愈來愈暴力,整個社會陷入前所未見的大混亂。作為中央在港「收風」的機構,有沒有正確研判形勢,有沒有如實向中央反映民情,成為關鍵。

很可惜,中央對港機構跟林鄭一樣漫不經心,遠遠低估反對派的動員能力和瘋狂反撲的決心,更沒有料到外部勢力與反對派勾結已到了如入無人之境的地步,還拍胸脯對中央說林鄭政府「搞得掂」、「做得好」、「無問題」,結果如何,有目共睹。修例一經反對派及其喉舌妖魔化,挑動港人恐共仇共情緒,加上外部勢力裏應外合,港府長期施政不得民心,終於演變成回歸以來最大的管治危機,一發不可收拾。

事已至此,中央插手也不是,不插手也不是,可謂進退兩難,對港府和相關機構的不滿可想而知。有指中央直接派員來港收風,最新取態是不會與反對派正面交鋒,讓示威者盡情發洩,鬧到無可再鬧,鬧到主流民意煩厭,就會自然死亡。情況就如法國黃背心運動,由去年底爆發至今,示威規模雖然一時無兩,但一樣逃不過盛極而衰的定律,現在即使仍有人每星期走上街頭,聲勢已大不如前,不足為患。

誠然,爛攤子是港府及中央對港機構因誤判形勢而搞出來的,好應該自己執手尾,但這麼一鬧,香港元氣大傷,代價實在太大。中央即使不直接出手,也要在背後做工夫,而重整人事布局便是應有之義。據知,中央評估後認為香港局勢將於今年稍後時間回復平靜,屆時就會着手整頓對港機構的人事架構,現有的朝廷對港大吏將被調走。問題是,對港機構重整易,一國兩制重建難,港府三權淪陷,警權淪喪,法治崩潰,經濟受創,反對派氣燄囂張,人心愈走愈遠,中央難道也可視而不見、見而不理嗎?

一國兩制 何去何從

當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方針,無疑是偉大發明,一來確保香港繁榮穩定,二來藉此垂範台灣,為日後兩岸統一奠下基石。無奈事與願違,一國兩制荒腔走板,港人治港變質變味,偉大發明淪為失敗垂範。一國兩制不但未能凝聚人心,反而成為反華勢力的橋頭堡,香港作為垂範台灣的意義可說完全喪失,民進黨固然不要,國民黨同樣不接受,甚至連香港年輕一代都不認同。時代在變,人心在變,世上萬事萬物從來沒有永恒不變,「五十年不變」同樣不會是鐵板一塊。人們也該思考,一國兩制是不是已到了非變不可的時候。

在反對派和外部勢力步步進逼之下,自詡「好打得」的林鄭尚且被打到奄奄一息,萬一換上一個「不打得」的人當特首,香港肯定只會加速死亡,更何況今時今日還有沒有人願意走入「熱廚房」都成疑問。倘若換人不當,政府只是臨時拉伕的暫管政府,香港跟無政府狀態沒有分別,會否亂上加亂,不能不令人懷疑。故此,特首是否更換還是其次,一國兩制何去何從才是大事。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該出手時就出手。三年後就是中共二十大,被視為中國大變之年,既然國家主席不得連續任職多於兩屆的條條框框也可打破,一國兩制為甚麼不能改變呢?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香港人事布局關係到一國兩制的未來,而一國兩制是大變、小變還是不變,更關係到國運港運。這一切預料二十大前必有分曉,人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