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日前提出決議,譴責總統特朗普以帶有種族歧視成分的言論攻擊民主黨四名少數族裔女眾議員,結果在出席的所有民主黨員投贊成票以及四名共和黨議員倒戈下,以二百四十票贊成、一百八十七票反對獲得通過。儘管決議並沒有實際法律後果,但總統因言論被國會譴責,在美國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具有很大政治象徵意義。
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體抨擊拉丁裔的奧卡西奧-科迪斯、麻省首位黑人眾議員普斯利、首名女回教徒眾議員奧馬爾、巴勒斯坦難民後裔特萊卜等四位少數族裔女議員,指控她們使用反猶太語言、宣揚對以色列仇恨,可能是「共產主義者」,要求她們向美國、以色列人和總統辦公室道歉。特氏近日變本加厲,在一場選舉集會上直斥四人如果在美國不開心,大可以「滾回祖家去」。
表面上看,特朗普的種族歧視言論踢到了鐵板,除了被國會譴責,盟國領袖亦第一時間作出批評。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強調「這不是我們在加拿大的做事方式」,英國首相文翠珊則指特氏針對女議員的言詞「完全不能接受」。杜、文二人平日沒有少受特朗普的閒氣,特別是文翠珊,經常被特氏明嘲暗諷,在背後下指導棋,如今終於逮到機會「反擊」,解氣可想而知。問題是,特朗普真的不知道外界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嗎?
可以看到,特朗普不僅沒有道歉或收回言論,反而一味死撐,稱有許多人認同他的言論:「我有可能是錯的,但選民會作出最後決定。」由此可見,特氏今次絕非失言,而是另類選舉工程。
眾所周知,特朗普大打非法移民牌,目的是討好白人基層選民,在此情況下,儘管四位議員中三人在美國出生,全部擁有美國國籍,但特氏要求她們「滾回祖家」,卻是在回應基本盤對未來有色人種「奪權」、白人淪為「少數族裔」的深層次憂慮。事實上,特氏還有更深的政治計算,那就是在競逐連任的過程中另立敵人。
回顧特朗普這些年來開的政治期票,不管是根除華盛頓政圈的怠政歪風,抑或在貿易戰中打敗中國,讓美國再次偉大,又或是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基本上全數落空。特朗普這時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開闢新戰線,激發選民更大恐懼。特氏選擇向以奧卡西奧-科迪斯為首的四人「小分隊」開刀,除了她們少數族裔的「他者」身份,還因為她們力挺包括「綠色新政」等左傾政策,為這些人扣上「左傾」、「共產黨人」的帽子,等於在共和黨忠實擁躉中間吹響集結號,同時向中間選民喊話:我特朗普縱有千般不是,充其量只是「熟悉的魔鬼」,選民應該兩害取其輕。本來「小分隊」在政策取向上跟民主黨建制有很多分歧,但如今四人被特朗普「種族迫害」,整個民主黨不能見死不救,結果只能被特氏綁在戰車上,如果外界將「激進派」跟整個民主黨畫上等號,那就正中特朗普的下懷。
然而不管怎麼說,種族主義在美國是不可饒恕的「死罪」,如果連特朗普這樣劣迹斑斑的人,選民還肯給予多四年時間,美國還有甚麼臉面吹噓「種族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