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出售的魚類有樣本被驗出含禁藥孔雀石綠。香港浸會大學於街市採購食用魚樣本作檢測,發現有五個來自內地常規水產養殖場的魚類樣本,被驗出含孔雀石綠代謝物,荃灣楊屋道街市的桂花魚樣本含量最高,恐有潛在致癌風險;有樣本則被驗出含重金屬,部分樣本的砷化物含量超出內地及歐盟標準。學者批評,調查顯示含孔雀石綠的樣本佔全部樣本近百分之九,比例相當高,反映負責抽查及為進口食物把關的食物安全中心抽查或有漏洞,漏網之魚嚴重威脅港人健康。
浸大香港有機資源中心(中心)於去年九至十一月期間前往約一百個濕街市,巡查共三百多個魚檔及街舖,並購買五十七個食用魚樣本。
樣本當中,包括了「內地常規養殖」、「本地常規養殖」、「本地認證有機養殖」等;品種則有桂花魚、羅非魚以及烏頭等。
檢驗後發現,一個羅非魚、兩個桂花魚及兩個鯇魚樣本驗出含無色孔雀石綠,顯示樣本曾攝取孔雀石綠,含量介乎每公斤零點七微克至六點九微克,樣本分別購自大埔街市、聯和墟街市等。
中心亦檢驗樣本的重金屬含量,發現所有樣本均未有超出本港規定,但有三個烏頭魚樣本及一個羅非魚樣本被驗出含砷化物超出內地及歐盟標準,最高濃度樣本為每公斤約一毫克,來源為東區春秧街的內地常規養殖樣本。
另外,一個購自大埔街市的桂花魚樣本被驗出含每公斤零點零五四毫克的重金屬甲基汞,即水銀。中心指,若一個十五公斤重的小童每日進食最污染樣本廿八克,已經會超出每日容許的甲基汞攝取量,僅約為三湯匙分量,因此對小童所構成的健康風險極高。汞會對神經、消化和免疫系統造成影響,孕婦食用可能對胎兒腦部和神經系統發育有不良影響。
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認為,食安中心抽查或存在漏洞,如抽樣樣本太少等,令含孔雀石綠的食用魚流出市面。他建議政府加強監控進口水產及設立追蹤系統,減低受違禁獸藥污染水產流入本港的可能性,亦應定期檢視本港食物污染物的標準。
他指市民應小心選擇水產品種,要避免偏食某一類水產,亦應選購本地認證有機水產。
食安中心發言人稱,已經就上述發現抽取相關魚類樣本作化驗。中心的恒常食物監察計劃自一六年至去年間,共抽查六千四百個魚類及其製品樣本作化學及微生物檢測,當中超過八百個作孔雀石綠檢測,發現二十個樣本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