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運輸交匯處的空氣質素一向為人詬病,本報去年量度多個交匯處的空氣污染物水平,發現藍田站和海怡半島站內的二氧化氮(NO2)濃度,分別為每立方米二百一十三微克及一百七十一微克,比世衞年均標準四十微克高出至少三倍。此外,海怡半島站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濃度同樣超標,達四十微克,為世衞標準十微克的四倍。關注團體直指,問題應由修例及加強執法着手。
環保署九八年推出《半封閉式公共交通交匯處的空氣污染管制》指引,就半封閉式公共交通交匯處的空氣質素、所需設計及通風系統的操作和維修等方面提供指引,而二氧化氮的一小時平均值上限是每立方米三百微克。去年立法會通過,將有關指引中二氧化氮濃度上限下降至每立方米二百微克。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指出,有關指引是「無牙老虎」,並無法律效力,治標不治本,長遠應從污染源頭着手。馮認為,短期須加大力度試行和推動電動巴士,「環保署一一年成立『綠色運輸試驗基金』,但依家仲未見到一條巴士線全面採用電動車,反觀深圳已經有萬幾架電動巴士,幾乎完成全電動化。」馮又指,長遠需要修改法例,加強《空氣污染管制條例》的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