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癇學童難集中被誤解

俗稱發羊吊的腦癇症,患者病發時,臉部及四肢抽搐,影響日常生活。患者可服藥控制病情,但藥物帶來頭暈、容易昏睡等副作用,導致就學階段的患者上課無法集中,甚至遭老師質疑學習能力,受同學歧視,無法交友。有調查反映,近九成受訪老師及社工沒有接受過處理腦癇症的正式訓練。香港腦癇學會擔心患病學童發病時,能否得到適當協助。

香港復康會估計,全港約有三萬五千名至四萬名腦癇症病人。瑪麗醫院數據顯示,每千名兒童中,四至五人患此症。香港腦癇學會會長兼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楊穎欣表示,腦癇症分為全面性及局灶性。病發時患者如「電腦死機」,腦部功能紊亂,神經訊息傳遞受阻,繼而出現全身或身體部分不受控地抽搐。成因包括胎兒出生前曾腦缺氧、遺傳、曾患腦炎等。

服藥後易倦影響成績

於澳洲升讀大學、現年廿一歲的陳同學,三歲確診局灶性腦癇症,一直靠抗腦癇藥控制病情,直至初中階段,病情因藥物分量不足而失控,最頻密曾一星期發病兩次,每月因嚴重身體抽搐需入院一次。他憶述,服藥後易感疲倦,難以集中精神,成績因而落後,曾留班重讀。

當時曾被老師誤會「係咪喺屋企沉迷打機,唔想上堂」,副校長更斥他的能力不適合在該校就讀。陳同學形容自己性格自卑,不敢向同學透露病情,發病時謊稱血糖低、壓力大,以免同學歧視。他稱,今年二月到澳洲接受手術切除發出異常腦波的腦葉,病情好轉。

團體促教局提供指引

香港腦癇學會委託香港復康會,問卷訪問四百二十一名老師及社工,發現分別八成七及八成九老師及社工表示,未曾接受過有關腦癇症的訓練,對此症有不少誤解,如以為病發時會令患者腦部受損。楊穎欣認為教育局應為教師提供指引,了解腦癇症學生學習需要及處理發病時的措施等。

教育局回應,曾推出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教師課程,當中包括腦癇症的特徵、教學調適等。該局鼓勵學校按學童需要提供協助或特別安排,家長可向學校提交醫生簽發的健康證明書,以便校方了解腦癇症學生的健康情況及需要。

記者何青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