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學要開設一個新學系,最應創立判斷學,可惜這個學系一定因請不足教員而流產,否則我定當報名入讀,由大學一年級學起。
在下有種看法尚未想得透徹,也沒聽其他論者提出過,故只是姑妄言之,以期拋磚引玉。據我觀察所得,當代人最大的問題是判斷能力太薄弱,常測常錯,增加知識亦不能救,因為專家的出錯機率不比普通人為低,這是很多界別的常見現象。
昨日,本欄提到香港過去十年來,因為自己判斷出錯而後悔賣出居宅的業主,可能多達數十萬人,其中最少有二十萬人因而變成了「無殼蝸牛」,悔不當初。哪怕是求教於專家,也無甚幫助。早前有雜誌訪問一位財經界的權威,他坦白告訴你,如信他們的專業意見,當心褲子也輸掉。這位專家幾年前就是誤判跌市將臨,而把自住物業賣掉,但他是當選過華爾街十大分析師的。大學如新增判斷學,上述專家一定是教授財經判斷科的不二人選吧。但難得此君坦白告訴你,他們的專業知識其實並不可信,若然連他也不可信,資歷等而下之者,就更不消說了。
判斷常有偏差的問題絕不止於財經界,其他範疇一樣如是。英國去年就脫離歐洲聯盟展開公投,結果支持脫歐的人較多。可惜事隔一年多,如今英國竟有過半數的人支持重新投票,為甚麼要重投?就因為很多人覺得自己選錯了。英國是世界上最成熟的民主國家之一,國民尚且如此兒戲,其他地區就恐怕更糟。
香港雖然沒普選,但我身邊朋友中,支持董建華當特首,事後懊悔,將希望寄於曾蔭權,結果更後悔,又吹捧梁振英,最後卻將CY視作寇讎的人,不知凡幾。情況跟台灣人選總統,選一次後悔一次的情況一樣。既是如此,就算有民主也無助於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