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香港的教育

香港現時的體制有不少問題。

在教育方面,學科的教學內容不斷提升,教時與功課頻增,也用不同的方法把考試和測試壓在年少的學生身上。教育變成考核,變成拔尖,結果可能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可以熬過各種壓力,但大多數的學生卻成為失敗者,無心向學,甚或抵受不住壓力而自殺。政府主導的中小學教育變成大多數學生健康成長的障礙,故經濟有能力的家庭便逃離這個官僚控制的體系。此所以香港近年國際學校激增,也愈來愈多的家庭讓子女在中學時期往海外留學。香港社會的教育形成了二元化:在官僚控制下拔苗助長,過度講究監督與測試;在一般學校以外,便是更符全人發展的國際學校和海外學校。

面對這樣愈來愈二元化的教育體系,或許從殖民地轉來的特區官員慶幸不需增加教育經費,本地體系的失敗助長了教育的私有化,但沒有經濟能力的家庭卻仍要受官僚教育管理之苦。而在教育私有化、國際化的過程中,本地的學生教得不好,國際化的學生亦失去對香港以至中國社會文化的知識、認同與歸屬感。中小學競爭劇烈,除了當局有份推動的攀比之風外,亦因大學學位不足,職業教育落後導致。拔苗助長是製造尖子入大學,當然副作用是尖子早已被嚇怕逃走。

大學以往是嚴入嚴出,近年卻是嚴入寬出,在大學學位增加、適齡學生卻減少和多出外留學下,更變成寬入寬出,甚至有學生因學業成績太差不能畢業,為甚麼要中小學嚴厲考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