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愛換機 舊恩物亂棄

今時今日「機不離身」已成為香港人的習慣,不少人為了追求新款的電子產品,差不多每年都會作更換,而前年的香港人均電子廢物棄置量達二十一點七公斤,較鄰近的台灣、日本、南韓及新加坡更多,成為東南亞中人均棄置量最多的地區,但針對八項電器的生產者責任計劃最快於今年中才會全面實施。有環團批評,政府在減廢的政策上落後,而且香港消費主義盛行,更令棄置量增加。

聯合國大學昨日發表一項關於東南亞區電子廢物棄置情況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香港是東南亞區內人均電子廢物棄置量最多的地區,前年的棄置量達二十一點七公斤,其次是新加坡,棄置量為十九點九五公斤,台灣緊隨其後,棄置量為十九點一三公斤。至於環保工作較有成效的日本及南韓在大前年的人均棄置量分別為十七點三公斤及十五點九公斤。不過,報告的計算方法與香港不同,報告將LED電燈、電子玩具、小型醫療設備等納入計算範圍,香港則一般計算「四電一腦」。

報告亦提及,香港現時沒有針對性法例規管電子廢物的棄置,令棄置問題嚴重,現時只靠《廢物處置條例》處理涉及有害物質的電子廢物。而討論多年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制」最快於今年中出台,將八種電器,包括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納入受管制電器。

環團促推生產者責任制

環團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表示,雖然計算方案與香港不一,但都是同一把尺計算其他東南亞地區,顯示香港的人均棄置量偏高。他認為不少人為了轉新款而買新產品,亦與香港未有法例規管有關,反觀台灣及南韓則有垃圾徵費及電子電器生產者責任制。他續指,香港在減廢政策上落後,連基本的生產者責任制仍未出台。他期望政府盡快推出生產者責任制,再視乎實際的情況,檢討是否需要擴大受管制電器的範圍。

記者鮑旻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