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乙型肝炎是常見的肝病,由過濾性病毒引起,本港每十人有一人是乙肝帶菌者。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表示,乙肝除了透過血液傳播,本港九成的個案都是由母體傳染,另外與患者共同剃刀、牙刷及針筒或性接觸也會中招。乙肝患者當中,約有三成人會演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有可能需要換肝續命。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約百分之五至十成人患者,及九成五受母體感染的患者均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變成終生慢性帶菌者,日後有機會患上慢性肝炎甚至肝癌。大部分人沒有明顯症狀,只有小部分人會有發燒、食欲不振、惡心、腹痛、小便深色及大便淺色等病徵。
潘冬平指出,由於初期的乙肝沒有症狀,大部分人演變至肝硬化時才確診患病,由感染乙肝至變成肝硬化,過程可以是十年至廿年。不過成年後才感染乙肝,一般病情不會太嚴重,部分人甚至有抗體可自我克服乙肝病毒,但如本身免疫系統差,感染乙肝的機會相對較高。
他呼籲高危人士如經常輸血、洗腎等病人,需要定期檢驗乙肝,以便及早作出診治。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