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淪為「流浪港」?本港露宿者問題遲遲未解決,社署最新數字顯示,已登記的露宿者人數在三年間上升兩成。本報記者追查發現,露宿地方由過往「廢天橋」、「廢隧道」蔓延至市區人流多的行人隧道。其中在跑馬地及九龍城均有女露宿者以隧道為家,單是跑馬地的行人隧道已約有十名露宿者盤據,肆無忌憚晾曬衣物及堆放大堆雜物,有的更用木板築起床位,帶來衞生及治安問題。當區區議員批評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懶理露宿者問題。立法會議員則指,政府估算露宿者人數的方法不切實際,實際露宿者人數遠比官方數字嚴重,促請政府正視問題。
跑馬地近黃泥涌道一條長近百米的行人隧道內,地上擺放了約十個露宿者的床鋪,每個床鋪相隔數米,井然有序的排列於隧道內,斷斷續續長數十米;有露宿者更物盡其用,在兩邊燈罩拉起一條長繩「晾衫」,掛滿女性衣物及背包,當作是自己家居般。
有別於人流稀少的「廢隧道」,該條隧道連接灣仔及跑馬地一帶,可謂當區主要的行人通道之一。本報記者日前下午於隧道內觀察近一小時,至少有逾百人途經。露宿者以中年女性為主,她們大多將衣服、鞋子及雜物等擺放在床鋪附近,有的更堆放紙皮箱,甚至用木板作間隔,製造私人的「安樂窩」。而在其中一個床鋪附近,記者發現地上有大片尿漬,且傳出陣陣尿味,途人無不掩鼻而過。
除了衞生問題外,治安亦因女露宿者集結而響起警號,「試過有男人埋嚟騷擾我哋幾個,我哋一齊又鬧又打,先趕得走佢。」已取得香港居民身份的泰裔露宿者Susan(化名)指,入夜後不時會有男途人在隧道內徘徊,女露宿者在該處「過夜」會有一定危險。
另外,九龍城太子道西一條行人隧道內,亦有兩名女露宿者盤據。其中一名同樣取得香港居民身份的泰裔婦人向記者表示,已露宿數月,曾經有警員上前查問,但並未將其驅趕。她指日常會到附近的九龍城街市梳洗,不時會有人送食物給她果腹。現場所見,由於隧道位於區內一個主要巴士站附近,不少乘客下車後會途經隧道離開,人流極旺。
不過,該兩名露宿者將大堆衣服雜物擺放在隧道內,更把紙皮箱當作餐桌,擺放食物及花卉。其中一個床鋪可能因周圍擺放了已開封的餅乾、杯麵及樽裝汽水等,有蟑螂從中爬出,衞生情況惡劣。
「我哋幫市民反映過好多次,但政府每個部門都話唔關自己事,或者以部門無權執法等理由去推卸。」九龍城區區議員林博指露宿者問題牽涉路政署、食環署及運輸署等多個政府部門,難以由單一部門處理,早前曾於區議會上提出採取聯合行動,最後不了了之。「居民同我哋講,隧道入面聚集咗咁多人同埋瞓咗咁多人喺度,行都行得唔安心。」
灣仔區議會主席吳錦津亦表示,區內隧道被露宿者佔據多時,露宿者「趕極都有」,是區議會重點關注的議題,「我哋每個月都會搵齊食環署、路政署、社署同埋警方等部門一齊開會,希望搵到徹底解決露宿者嘅方法。」
根據社署資料,截至今年六月底,已登記的露宿者為九百零三名,較去年及前年同期的八百七十名及七百五十名增加。已登記的露宿者數目在三年間上升約兩成,惟原來並未反映露宿者問題的嚴重性,立法會扶貧小組委員會主席張超雄指,政府的無家者登記制度,要求社工在七天內在相同地點見到同一名露宿者兩次以上,方能為對方登記,此做法不切實際,「試問有幾多個露宿者,會喺同一個地點,等個社工嚟幫自己登記,結果咪搞到個數字錯晒囉。」張指,城市大學去年曾就露宿者問題進行調查,結果露宿者人數比政府官方數字多出一倍。
社署發言人指署方關注露宿者的困境,而政府資助的單身人士宿舍及臨時宿舍宿位有二百零二個,其他非政府機構提供的宿位則有四百零七個。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