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糖尿眼及黃斑病變等視網膜疾病,現時主要治療方法是直接把藥物注射至眼球玻璃體,以抑壓病情惡化,但每次需要麻醉及會造成開放傷口。香港科技大學首創超聲波導入眼藥技術,以特定超聲波頻道把藥物導入至眼底,免去打針之苦。
新技術自二○○七年開始研發,相比直接注射每次最少半小時,需要醫生及護士作多重消毒及麻醉,病人接受治療後亦要戴眼罩及塗消炎藥防止傷口受感染。
相反,新技術方便得多,只需把超聲波儀器貼着病人眼白位置,即可把藥物導入,過程中只需基本消毒,可望於十分鐘內完成一次治療,亦不會造成傷口或其他副作用。
研發新技術的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博士孫瑋良昨表示,經新技術導入的藥物濃度達到有效標準,程序較簡單,未來可能只需一名護士操作,大大提高效率。他們正研究減低生產成本,預計每次治療約八千元,與傳統注射治療相若。新技術已通過動物測試,預計四年內可於人體試驗及獲得認可後在港使用。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