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項目紛爛尾 施政彈票何其多

前總理朱鎔基曾批評港府施政「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十多年過去了,問題未能緩解,反而不斷惡化。本屆政府上台以來行政立法關係全面惡化,立法會拉布、流會愈演愈烈,施政寸步難行,全港十八區「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大部分面對爛尾危機,就是冰山一角。

「社區重點項目」是本屆政府的重頭戲之一,港府為十八區各預留一億元資金推動「地區問題,地區解決」,目標是一年完成項目諮詢,兩年批出款項,爭取在現屆政府任內落實大部分項目。立意雖然不錯,可惜推行起來不是那麼一回事,十八區確定了二十七個重點項目,僅諮詢就花了兩年,比預期多一倍。最大的麻煩在於立法會,有關項目撥款必須「過三關」,即先諮詢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再經工務小組委員會審議,最後提交財務委員會審批,受反對派全面拉布阻撓,至今只有四成項目完成撥款程序,另外六成懸而未決。鑑於本屆立法會只剩下兩個月會期,要通過所有項目可謂難於登天。

雖然立法會換屆後可以繼續處理撥款申請,但根據過往慣例,所有在上屆會期未獲財委會通過的撥款申請,均需在新一屆會期推倒重來,重新經過「過三關」程序,如此一來,「研究復研究,諮詢復諮詢」,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更令人擔憂的是,社會泛政治化,政治光譜進一步擴大,比激進派更加激進的本土派、港獨派的聲音將進入新一屆立法會,現時看似激烈的拉布流會手段,將來說不定會被視為小兒科,政府施政更加寸步難行,通過項目撥款更加坎坷曲折,已在預期之中。

何況阻力不止來自立法會,區議會同樣變數多多。去年底區議會選舉,建制派雖然勉強保住十八區控制權,但由於年輕一輩激進派首次進入區議會,加上主流民意轉變,影響立竿見影,部分上屆區議會敲定的項目已被推翻。上屆南區區議會通過的「漁民文化中心」項目就是其中一個「受害者」,對於替代項目,目前建制派及反對派各執己見,相持不下,達成共識談何容易。

推動社區項目尚且阻力重重,落實全港性項目的難度之大更是可想而知。從高鐵及港珠澳大橋工程延誤超支不斷,到成立創科局屢敗屢戰;從房屋問題愈演愈烈,到重視青年工作徒有口惠;從對南亞假難民問題後知後覺,到檢討酷刑聲請機制光說不做;從政制改革遭遇重大挫折,到全民退保等重大社會議題一籌莫展,只剩下約一年任期的本屆政府本已乏善可陳,未來只會更加跛腳,留下的是一個更加撕裂、火藥桶般的社會。

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歷屆政府都逃不過這個窠臼,香港的競爭力也在沒完沒了的爭議聲中江河日下。香港紛紛擾擾,蹉跎歲月,政客唯恐天下不亂固然難辭其咎,但港府施政無能,添煩添亂,難道不要負上最主要的責任?